第A05版:法治社会

保护城市文化历史“活化石”

2018年09月19日 A05 :法治社会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028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法治报通讯员 王晓阳

  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曾国东在浏览新闻时看到一则令人痛心的报道:“上海德邻公寓因某公司承租后违规改造遭破坏严重,由此引发了一场租赁纠纷……”职业的敏锐性告诉他,检察机关有责任为这栋“受伤”的老建筑做些什么……

  城市历史“活化石”遭违规装修损毁严重

  虹口区作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历史人文积淀深厚,名人故居、优秀历史建筑众多。位于四川北路上的德邻公寓始建于1935年,原是解放前上海第一批白领居住区,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是见证上海城市历史的“活化石”之一。

  这样造型别致、承载着上海历史的老建筑竟被人为损害,为了解德邻公寓现状,虹口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办公室检察官立即启动调查程序,前往德邻公寓实地查看,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经查,2015年8月,某公司承租德邻公寓后私自违规施工改造,致使公寓遭到大面积损坏。

  不仅仅是改造方过错!以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立案审查

  在调阅历史资料、查阅相关行政执法记录和法院审理判决情况等文书资料后,综合全部证据,检察官认定住房管理部门未依法正确履职,导致德邻公寓受损3年未得到有效修复。经初查,虹口检察院对该案以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立案审查。

  德邻公寓因装修改造受损虽是特殊个例,但虹口区内乃至上海市内历史文化建筑众多,如何引导相关单位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作为承担公益诉讼职能的检察机关,不能仅仅停留在个案办理上,而是应该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维护公众之益做更多事情。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承办检察官结合虹口区“打响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相关文件要求,对区内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了住房管理部门和文化保护部门,调研区域历史建筑保护现状、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现状、虹口红色文化保护难点等情况,根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并结合调研成果,结合本案,制发了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

  公开宣告检察建议,召开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座谈会

  日前,虹口检察院公开宣告该检察建议,并召开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座谈会。崔晓丽副检察长介绍了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的新职能以及本次对虹口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进行调研的总体情况。

  相关部门对检察建议表示感谢和接受,表示将积极履职,认真完善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流程,确保德邻公寓修复工作及时有序开展。同时和检察机关联手合作,互补职能和措施,共同做好虹口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工作。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 保护城市文化历史“活化石” 2018-09-19 2 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