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家庭都养了宠物,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是宠物扰民,甚至伤人事件。关于如何养宠物,网络上早已吵得不可开交。随着最近浙江一男子因为邻居狗吠声影响休息,而酿出的3死1伤惨剧,这一争论再次燃爆。
宠物中尤其是犬类素来因忠诚、可爱而受人青睐,可犬类的野性,以及作为狂犬病这一不治之症的载体,让不少人又敬而远之。随着养狗的人群大幅增加,小区、广场、路边各种场合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随处可见的粪便,心烦意乱的狂吠,当然最无法接受的就是那突如其来的失控了。可这些问题其实并不该责备狗狗们,因为那是它的天性。而为此负责的只可能是人,是豢养它们的主人。
本期的“域外之音”就讲述了国外是如何规范养狗的,其实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指向的还是人,并不是狗。噪音扰民?美国的“三吠”原则让主人必须让狗从小就养成不乱吠的习惯;咬伤人怎么办?德国要求养狗人必须给狗上保险,以便万一发生这种情况时能进行合理的赔偿;乱拉便便?各国都有相应的罚款,一次就能让主人们养成随身携带清理粪便工具的习惯; 流浪狗到处祸害?日本的“终身养狗制”直接秒杀了流浪狗的可能。这些林林总总,无非就是给养狗的人设置了多条底线:喜欢狗没问题,养狗没问题,但你是否做好了养狗的准备?你是否知道养狗也需承担的相应责任?
上海已发布实施了 《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但如何落实,落实的程度有多大,是否可以真正规范养狗人的行为,还有待实践来检验。
金勇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