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夏天 法治报通讯员 茆爱华
2017年6月某日上午,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某小区业委会主任范某,气喘吁吁来到居委找调解员帮忙,说保洁工姜某与某号楼的业主吕某要打起来了,怎么劝也劝不住,让调解员赶紧过去看看。
现场,已有不少业主围观,场面混乱。当事人更是情绪激动,言语冲突甚为激烈,姜某还冲上去要打吕某,双方纠缠在一起。
见此情形,调解员立即冲到双方当事人跟前,大喝一声:“不准动手!谁动手谁负责,有事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调解解决。”此时,物业经理、楼组长也一起帮忙,拉开了扭在一起的当事双方,耐心劝导双方不要冲动,遇事要冷静,有事好好讲。双方当事人听了,暂时停止了争吵,调解员随即向当事人问明事情原委——原来矛盾的起因,还是由宠物狗随地排便引起的。
【事件】
不清扫电梯里狗大便
保洁工与主人起争执
保洁工姜某每天早上按常规在楼道、电梯做保洁,看到吕某家的狗在电梯里拉屎,姜某提醒吕某清理狗屎,吕某却说急什么,待会会处理的。电梯运行到了底楼,吕某牵着狗走出电梯,完全没有准备清理狗屎的举动。姜某立即叫住了吕某,指出其之前也发生过此类事情,都是自己帮忙清理了,今天吕某又这样,太不像话了,这次如果不清理狗屎就别想走。吕某认为姜某在找自己麻烦,不但不肯清理,还用言语刺激冲撞姜某,双方由此发生争吵。争吵中,吕某不停地用侮辱性话语讽刺姜某,姜某盛怒之下冲上去就要打吕某,于是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调解过程】
争吵不能解决问题
认识错误化解纠纷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调解员当即把双方当事人劝到物业办公室,待双方当事人情绪有所缓和,对他们进行调解。刚开始,双方当事人对立情绪仍比较严重,不肯配合调解员调解,而且都认为自己吃亏了,是对方的过错引起的争吵。
调解员立即改变策略,劝住了吕某,先请姜某坐下休息,随即与吕某从养狗的趣事聊起,一直聊到人民调解工作。吕某看到调解员的诚恳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逐渐对调解员产生了信任。
于是,调解员乘热打铁,果断指出吕某不该辱骂姜某,任何人都没有权利侮辱他人。用言语贬低他人,不仅不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反而贬低了自己的人格,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调解员继续说,没有保洁工每天的辛勤付出,小区里、电梯里能有这么干净整洁的环境么?如果每个人都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自觉维护小区的环境整洁,那小区的环境卫生会一塌糊涂,最后影响的是吕某的生活环境。
调解员语重心长地批评吕某:“今天你有错在先,宠物在楼道、电梯等公共部位大小便后不打扫是你的问题。其实当即清理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养成随身携带清理粪便的工具,及时清理就不会造成矛盾,不会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反之,如果放任宠物在电梯里随意大小便,以后宠物形成习惯,想改都难。今天偶尔忘记清理了,可以客气点请姜某帮忙处理,但你却错上加错,不但不清理,还侮辱谩骂认真工作、维护环境整洁的姜某。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就不会发生今天的矛盾。”
吕某听后,表示自己刚才情绪失控,认识到自己的不对。然后,调解员请吕某坐下,与姜某进行沟通。之前,姜某在旁边一直冷眼旁观,听到调解员实事求是地批评吕某,看到调解员嗓子都说哑了,也同意配合调解。
调解员直言姜某开始处理得很到位,但后面动手打人的行为却不能被认可。以后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冷静处理。争吵打架不能解决问题,万一动手打人造成吕某人身伤害,姜某还要为自己的冲动行为负赔偿责任,得不偿失,可能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在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当事人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达成和解。吕某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诚恳地向姜某赔礼道歉,并主动清理了电梯里的狗屎,姜某接受了吕某的道歉,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书。看着纠纷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字,握手言和,调解员感到无比欣慰。
【调解心得】
宠物扰民何时休
还看文明养宠人
当今社会宠物扰民、随地排便现象非常普遍,时常引发矛盾纠纷,有的甚至发生斗殴事件,触犯法律法规。有人因养宠物,造成邻里之间反目为仇,宠物伤人的负面案例也比比皆是。该起纠纷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但业主与保洁工之间累计的小情绪逐渐变成了对立的矛盾,成为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如果双方能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化解矛盾,不仅不会引发矛盾,还能增加社区的和睦,减少邻里之间、业主与物业的矛盾纠纷。
文明养宠物,维护好小区的环境卫生,建设文明和谐小区,需要业主、物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建议物业、业委会就该起纠纷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醒业主遛狗时要栓好狗绳,宠物乘电梯主人要看管好,严禁宠物在楼道、电梯、公共场所随意大小便,随身携带清理粪便工具,及时清理粪便。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