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法苑周刊》进入最后一期,什么样的书配得上“非常阅读”压轴之作?经过再三甄别,笔者决定推荐这本重量级的法律图书——《〈民法总则〉十二讲》。
民法是私法的基本法,它以对人的保护为核心,以权利为本位,系统全面地规定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各种人身、财产权益。因此,民法典被视为现代法治文明的扛鼎之作,被誉为法治健全完善的标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1954年至2001年近半个世纪里4次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致力于制定一部属于自己的民法典。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4次尝试编纂民法典的努力均未能取得预期结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的任务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随即启动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并作出了先制定民法总则、再系统整合民事法律的“两步走”的民法典编纂工作部署。经过两年多的论证、征求意见、修改,民法总则按预定进程顺利制定出来,民法典编纂工作由此迈出关键性一步。
本书汇集了《民法总则》颁布以来,国内民法学界重量级人物的深入而精彩的讲演。其中包括梁慧星教授的“民法典编纂与民法研究方法”“《民法总则》答疑解惑”,赵万一教授的“民法典时代中国《公司法》的修订与完善”,陈盨教授“民法典制定中的重大问题”,刘凯湘与温世扬的“《民法总则》颁布后的商法发展:机遇与挑战”,这几位重量级学者的讲演,同时也是西南政法大学中青年民法学者整体学术水平的展示:孙鹏、侯国跃、郭锋、黄忠、张力、刘云生六位教授,他们在这次民法学术演讲中贡献了对中国民法的研究与思考。
让我们一起走近《民法总则》。王睿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