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随笔

初识黄山

本文字数:602

  □王长鹏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终于,我决定踏上前往黄山的旅程,现在回想起来,那还真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装备没带齐。

夜宿草堂,静心凝神。品一壶好茶,安一处吾家,一花一草,一喵一虫,安得此景沁年华。这,便是我头一晚入住宏村的民宿,其名为“间隔年”,虽说外有暴雨,但内心一片宁静,此色此景,间隔养心。

卧聆风声雨声水滴石,静看白云山村竹海青。次日,因暴雨未能上山,故租车绕山骑行,这,便是我停驻木坑竹海看到的美色。从屯溪老街到水墨宏村,从帅气有趣的店老板到朴实敦厚的老村民,此人此景宁人心神;在磅礴大雨中骑行,路遇崎岖山路与隔世美景,在云雾缭绕中赏景,偶遇竹海梦幻与塔川小镇,让人欣喜若狂。一天过后,暴雨未减,毅然决定上山。

初渉黄山,路遇外国友人,直抵入胜亭,偶遇山东老乡,携手光明顶,期遇驴友知音,横穿西海峡谷,步渉谷底三溪,横跨石峰人与柱,终抵夜宿步仙桥。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御山屏风,倚壁隔雨,静聆百鸟空谷争鸣,卧赏夜空点点繁星。次日清晨,拾起行囊,整装再发,然途中暴雨倾盆,狂风肆虐,山景随之陡变,唯有突破心中恐惧,方敢继续前行。细想方知,前路纵艰,亦不过山水之险,不足以畏之。暴雨之中,独我二人,溜过山脊,趟过水瀑,继续前行,终友别于黄山脚下。

黄山之行,实乃一场识山品魂,修身磨志的旅途,望以此游记与黄山友人共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5 初识黄山 2019-01-21 2 2019年01月2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