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居民区生活垃圾分类有了“五定”工作法

垃圾分类+智能化,小区“美加净”

本文字数:1250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通过党建引领下的生活垃圾分类“定时、定点、定类、定人、定制度”的“五定”工作法,长宁区程家桥街道辖区内83%居民小区开展了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垃圾分类工作有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长宁区程家桥街道42个居住小区中有35个小区推行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达到小区总数的83%。其中,8个居民区已有6个居民区实现了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全覆盖,占比75%;35个小区居民支持率均超过90%、投放准确率基本达到95%、破袋投放率达到90%,日均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5%-60%。

街道在推进居民区垃圾分类过程中,以党建引领将垃圾分类工作贯穿到社区共治和居民自治中,推进整区域的垃圾分类工作。程家桥街道依托区域化党建,打造全社区共同参与的垃圾分类共治平台。依托去年底成立的程家桥街道航空行业党建联盟的平台,将垃圾分类工作列为联盟党建重要项目,向全体联盟成员单位发出垃圾分类倡议。街道还在社区单位开展职工垃圾分类专题培训,提升职工参与居住区垃圾分类的认识度和支持度。此外,街道在居民区党组织负责人与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间开展“交叉任职”,共同推动解决居民区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同时组织在职党员担任居民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通过一段时间探索,程家桥街道在垃圾分类工作上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居民区生活垃圾分类的“五定”工作法。

定时  结合居民的生活习惯,根据售后公房、商品房、别墅、部队小区等多种类型小区特点,因地制宜确定每个小区垃圾厢房的开放时间段,方便居民定时投放。同时,街道还与区市容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定每天的垃圾分类运输时间,做到科学合理、有序运输。

定点  指定专门的垃圾厢房作为垃圾投放地点,街道制定了统一标准,以“美加净”为目标,改建小区现有垃圾厢房,通过“美”化垃圾厢房外观,“加”装水斗、雨棚、休息间等便民设施,保证厢房洁“净”,提升垃圾厢房硬件水平,成为垃圾分类定点投放处。对售后公房小区,协调区市容局对垃圾厢房实施改造,对商品房和部队小区,发动业委会和部队,自行改造垃圾厢房、增设监控设施。针对部分难以设置箱房的小区引入智能箱房,探索“垃圾分类+智能化”。

定类  严格按照上海市标准,将生活垃圾“四分类”: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在垃圾厢房内张贴醒目标志,指导居民准确投放。根据每天实际垃圾产量配置分类垃圾桶,方便居民分类投放。同时,联系专业作业车辆按时分类运输处置生活垃圾。

定人  招募“两网协同”工作者和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通过新锦华公司招募和培训“两网协同”人员,确保“两网协同”工作顺利实施,在箱房公示箱房管理人员信息,方便群众共同监督。同时根据小区垃圾厢房数和开放时间,招募组建以社区党员、在职党员、楼组长为骨干的志愿者队伍,通过统一培训后,上岗指导居民参与分类。

定制度  程家桥街道制定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整体方案、整区域推进工作方案,由点及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并制定8项工作制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 垃圾分类+智能化,小区“美加净” 2019-02-26 2 2019年02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