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特派记者 陈颖婷北京报道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行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网络订餐服务的兴起,快递、外卖行业从业人员队伍迅速壮大。作为来自邮政快递业的全国人大代表,柴闪闪在过去的一年,对于“快递小哥”们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那么,他发现了什么?“快递小哥”们最需要的又是什么?日前,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柴闪闪代表进行了采访。
问:你为什么会关心“快递小哥”这一群体的生活现状?
答:因为我也来自于这一行业,和大多数“快递小哥”一样,我也是一名普通的来沪务工者。我了解到,目前全国快递企业一线快递员已突破300万人,外卖行业拥有100多万名专兼职终端快递员。今年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看望“快递小哥”,并亲切地称赞他们是“勤劳的小蜜蜂”,这是对这一群体职业价值的高度肯定。“快递小哥”大多是来自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他们多为高中或中专学历,是现代服务业的一份子,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递送服务。但是,这一群体也面临着社会保障不够完善、就业前景不理想等问题,因此我想为这一群体说说话。
问:你在调研中发现快递外卖行业存在哪些问题?
答:我调查发现,“快递小哥”的劳动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在互联网经营的新业态下,快递、外卖行业一般采用直营和加盟两种运营模式,这两种模式下服务末端的快递员的待遇保障差别很大。
加盟制运营模式下,快递员的权益难以保障。用工合同签订方面,加盟网点作为承包方要自负盈亏,为了节约成本和规避风险,大多不与快递员签订劳动合同,往往以口头协议替代;外卖平台则是让快递员在网上注册,与平台不产生法律意义上的直接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缴纳方面,加盟制比直营制的社保办理率要低很多,一般快递外卖公司的递送员少有“五险一金”的保障。比如,快递员大部分工作时间在骑行,多数公司会为他们购买意外保险,但很少缴纳社保中的工伤保险,一旦发生重大工伤事故,意外保险一次性赔付了事,快递员将得不到工伤保险的有效保障。
同时,“快递小哥”普遍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在我的调查中,有近一半的快递员每天工作10至12小时。特别是在“双十一”等高峰期,配送量呈爆发式增长,“忙得脚不沾地”“累得不想说话”是快递员最大的感受,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
问:快递小哥送货时,交通违法行为常常被诟病,对此您怎么看?
答:这是由于快递、外卖企业在工资发放上多数是采用“计件制”,快递员只能通过多送货物来增加工资。很多快递员急于在短时间内送件,违反交通法规,逆行、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等成了家常便饭。还有些快递员为了“多拉快跑”,私自给电瓶车加装电池,以增加续航能力,电瓶车使用不当导致自燃爆炸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给他们自身及周边行人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目前,快递行业由邮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管,能够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和投诉。外卖行业的监管还是需要不断完善,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第三方平台和线下餐饮企业的监督,及时查处违反规定的行为。
问:您对快递外卖行业有哪些建议,来确保“外卖小哥”的权益不受侵害?
答:我建议加大对快递员劳动合同签订和“五险一金”缴纳的督察力度,特别是要纳入工伤险。同时,加快推进建立外卖行业工会组织,用工会和企业集体协商的制度来更好地保障员工权益。我们要推动企业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通过对快递员的工作强度进行合理评估,对接单量、配送量进行控制和优化,完善配送绩效奖励考核制度。
同时,规范经营主体责任。企业总部和劳务发包方要加强对加盟网点和承包方的管理,不能“一包了之”。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企业劳动用工情况的监管,对加盟网点要实地督查。行业协会要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完善行业管理规范和标准,对企业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奖惩措施。
我建议对快递、外卖配送非机动车辆进行标准化管理,统一车辆外观、编号、标识等,推行准驾证制度,实行持证上岗。
问:您认为“快递小哥”们对于职业发展还有什么样的需求?
答:我认为首先要加强新业态下的产业工人职业教育倾斜力度,针对这一群体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度。要继续通过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快递、外卖行业从业人员的群体风采,选树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行业典型,引导公众尊重、理解、关心这一群体。在各地人才政策中,要逐步把快递、外卖行业从业人员的先进典型纳入人才积分待遇范畴,提高快递、外卖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融入感和职业自信心,营造更加稳定的就业环境,增强“小蜜蜂”的职业荣誉感。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