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刚
加油站三名员工为了制造恶作剧,用烟头点燃加油枪后拍成视频传网上。针对此事,5月22日22时许,昆明市五华区应急管理局在其官方微博公开通报称,当时灌区及加油枪未储存油品,警方对涉事3人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5月23日澎湃新闻)
尽管此恶作剧视频拍摄时灌区及加油枪未储存油品,但将此视频传至网络,引发社会公众恐慌,就已经给社会安定带来不利因素,而且动用了消防、公安等公共资源予以介入调查,恶作剧的恶果已然产生,对此三人予以法律严惩无可厚非。
此情此景令人想起近日深圳地铁有人因拍小视频引发乘客混乱事件,这两起事件如出一辙,无论是加油站还是地铁,都属于公共安全空间,对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哪怕是没有实质性危害的行为,都容易给社会公众带来心理阴影,容不得任何人产生丝毫歪念。
我们常说防范胜于救灾,而在互联网时代,对人的思想、行为有着更多元的包容性,但这种“天马行空”也是有边界和底线的,提倡创新创意但并非可以背离基本的伦理道德和触犯法律红线。安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无比珍贵,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不可或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存环境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和敏感,社会公众的这种敏感随时都会被一起小事件引燃。
危及公共安全的本质就是视公众安全为儿戏,无论是作秀还是有犯罪心理,都应该得到及时遏制,不能任其蔓延成一种社会病态心理。俗话说“恶从胆边生”,拍恶作剧短视频无非就是想获得更多的点击量和圈粉的目的,但这种公然挑战公共安全底线的行为,却容易将互联网平台展示个人魄力的“善意初衷”走向“个人主义”极端一面,给整个社会带来恐慌和隐患。
因此,为拍恶作剧视频而用烟头点加油枪被行政拘留一点都不冤,既彰显法律的震慑力,又能够让那些敢胆视公共安全为儿戏者及时悬崖勒马,更能够有力号召社会公众与威胁公共安全的行为作斗争。毕竟,守护公共安全既需要法律的威严、执法部门的重拳出击,更需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担当。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