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勇
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8部门下发《关于庆祝2019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的联合通知》,对今年的“六一”活动作出具体部署。通知要求,在全社会倡扬儿童优先、尊重儿童、保护儿童的良好风尚;重点关注贫困地区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为他们多办好事实事。(5月25日新华社)
儿童节来了,本是好事情,但事实未必如此。最近有不少家长诉苦,儿童节快变成“儿童劫”了,各种不知所谓的活动,挤占了孩子们大量的时间,耗费了家长不少的精力、财力,过节过得叫苦不已。这样的烦恼带有相当程度的普遍性。
儿童节变成“时间劫”。儿童节来了,一些小学或幼儿园打着关爱儿童的旗号纷纷举办活动,活动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要排练,不参加演出者和所有家长都被要求去现场观看。这可不是孩子一个人在奋斗,往往还要家长出力出时间。唯有一声叹息:儿童的时间去哪里了?
儿童节变成“温度劫”。进入6月,多地开始出现高温天气,遇到降温的地方还算好,要是艳阳高照,那室外活动,尤其是在那些如露天广场的地方表演和观看几小时的节目,多数都是受罪大于快乐。本来是关爱孩子的假日,却让孩子汇报演出,让他们在高温下“锻炼”,这算哪门子关爱呢?
儿童节变成“财力劫”。不管参不参加演出,家长都得出钱。经常搞儿童活动,让很多家长叫苦不迭。多年来,家长对这样的活动颇有微词,各种方式花钱,孩子们都快成了“唐僧肉”。这样的不舒服积累了很多,不但得出钱,还得捧场,接受“人财物”的折腾,家长们为了孩子多数时候只能咬牙忍住,只能腹诽。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六一”本是法定假,儿童辛苦为谁忙?儿童节难休假,合法权益被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侵犯。多年来,社会为成年人带薪休假大声疾呼,儿童的休假权难道就不是权利吗?关爱儿童,莫让儿童节成为“儿童劫”,保障儿童休假权,我们的社会理当从这最基础的方面予以关爱。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