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禁毒视角

因吸烟违纪的他为病人戒烟了

本文字数:1418

资料图片

  □石恒

在十几年的工作生涯中,接触过许多戒毒人员,他们有各种各样的故事。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或许是严某。

他的形象太差了

2008年的秋天,严某因吸烟违纪被我处罚。严某当时的形象实在太差了,门牙脱落,其他牙齿都是黑漆漆的,眼神总是飘忽不定,可以说吸毒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在他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时我刚工作不久,对严某这样的戒毒人员有着本能的反感,发现他违纪后,厌恶感油然而生,所以对他的处罚非常严厉。还记得严某当时似乎想解释,但被我严厉喝退了。

情绪过后,我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觉得对严某的处罚有点过了,于是当天值班时,我和严某进行了一番交流,我想了解严某的情况,和他违纪的前因后果。话匣子打开,我发现严某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严某原本是个商人,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经济上的宽裕让他开始飘飘然。在应酬中,严某接触到了海洛因。那时的海洛因是有钱人的“奢侈品”,起初严某为了显示身份吸食海洛因,然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渐渐沉沦,屡戒屡吸。

那一次的谈话,让我对严某有了改观。其实他并非无可救药,只是多年的毒瘾让他难以自拔,他自己也很痛苦。

该怎么帮助严某。在观察严某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对安排的工作从没有怨言,而且手脚利落。我试图从这方面引导严某,让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能帮助其他行动不便的戒毒人员,这样或许可以找回自己的价值能成为一个被人需要和喜欢的人。后来,严某果然尝试这样做,有了不小的改变,让我省心不少。

他出所我做“功课”

转眼,严某即将出所了,他来找我,想聊聊回归社会后如何适应生活。我沉思了一会,说道:“改天我来找你,我觉得我这次和你要认真准备一下,因为这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那几天我在网上、书上收集如何有效对接社会的资料,甚至与同事聊天的话题也是这个。

后来,我将准备的资料认认真真地讲给严某听,我讲得非常细致,他听得非常认真。最后,我对严某提了“三多三少”的要求:一是多理解他人、少一点自艾自怨。回归后可能会遇到各种冷言冷语,甚至是歧视,这都是正常的,因为大家都是凡人,看待和考虑问题有偏差,自己不能因为这个就丧失了信心;

二是多为他人付出,少一点自私自利。尽可能的多为他人着想,别人才能接纳你,自己才能更好的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圈子,自私自利只能让自己更加封闭,从而又进入恶性循环,可以先从去居委或街道申请做义工开始,真正让别人看到你的进步;

三是多一点兴趣爱好,少一点急躁焦虑。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多接触一些正能量的人,自然焦虑也就少了,这样自己的生活就能成功很多,每天坚持、坚持、再坚持,定然会成功。

多年后偶然重逢

严某出所了,我以为我和他不会再见。然而,2011年,我在医院为家人办理住院手续时,听到有人叫我“警官”。我回头一看,竟是严某,他穿着一件护工服。原来严某出所后经过居委等部门的帮助,来到医院当护工。他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已经做了一年多了。

严某的坚持让我感动,我给他递了一根烟,不料严某连忙摆手,“医院规定不让吸烟,而且很多病人和家属都不喜欢护工抽烟,我已经把烟戒了。”说着,严某还特意露出了牙齿。他装了假牙,还清洗了牙齿,形象好多了。告别时,严某非常真挚地对我说了声“谢谢”。

后来有一阵子,我上下班时都会路过严某工作的医院,每次我都会看一看护工上岗牌,严某一直都在。时隔已久,现在我已不知他的近况,但愿他一切安好……真心耕耘,定有收获。

(作者为上海市青东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禁毒视角 B04 因吸烟违纪的他为病人戒烟了 2019-05-31 2 2019年05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