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星巴克也能“零拷”咖啡了,只要拿着非一次性杯具“零拷”咖啡,就能减免4元钱。这一环保又新奇的做法引来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昨天,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部分市人大代表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调研工作。记者从调研活动上了解到,本市针对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工作探索了不少好做法,今年5月,可回收物回收量达到3213吨/日,较2017年增加15倍;湿垃圾分出量已达到6220吨/日,较2017年增长77%。
垃圾分类“十八招”
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虹桥世家花园小区。该小区从去年10月份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目前小区垃圾分类参与率达到了98%,垃圾分类的正确率也高达98%。大家源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杨富娣说,起初居民感觉不方便,对撤桶反对声很大。但是通过“垃圾分类十八招”之后,大家对垃圾分类达成共识。记者了解到,“垃圾分类十八招”包括:积极协商定方案、征求意见听民声、精心设计重布局、入户宣传全覆盖、在职党员齐参与等。
完成“撤桶”后,小区的楼道里干净多了。“现在居民每天下楼扔垃圾,顺便在小区锻炼一下,大家见面拉个家常,不知不觉垃圾厢房成为小区的聊天角。”杨富娣说。
长宁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全面撤桶”是推进两定过程中,居民投诉和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特别是高档商品房小区,楼层“撤桶”一直是关键点。为此,长宁区对于需要楼层“撤桶”的小区居民进行精准排摸,调整两定开放时段适应大部分居民投放,对于孤老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居民、上下班时间确与开放时段无法衔接的居民,提供约定时段志愿者上门分类收集服务,对于主观意愿不配合的居民采取综合劝导措施。
条例配套制度基本完成
而在虹桥机场,垃圾分类工作则更为时尚,抓住了年轻人的心。为了减少垃圾排放,许多企业想了很多妙招。在星巴克咖啡店的收银台,有一个绿色的告示牌写着:“选购你的星巴克杯,带上它,点购饮品可减4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者除了带星巴克的塑料杯可以减免费用之外,用任何非一次杯子来装咖啡,都可以减免4元。
据市绿化市容局介绍,本市垃圾分类实效快速提升。今年5月,可回收物回收量达3213吨/日,较2017年增加15倍;湿垃圾分出量达6220吨/日,较2017年增长77%;干垃圾处置量控制在20679吨/日。
同时,《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配套制度基本完成。围绕条例贯彻实施相配套的18项规范标准密集出台,其中《宾馆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目录》《餐饮服务行业不得主动提供的一次性餐具用品目录》等14项已向社会公布,《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菜场湿垃圾就地处理设施配置标准》等2项已进入报批程序,循环经济扶持政策、湿垃圾资源利用标准等2件文件预计6月底前后出台。
进一步聚焦短板问题
据了解,今年4月18日开始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专项监督。调研组表示,垃圾分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还要对短板和瓶颈问题加强研究,力求尽快突破。
按照专项监督工作方案,7月1日法规实施后至11月份,市人大将围绕各级政府、各部门及各类主体落实法定责任、依法推进垃圾全程分类管理的情况,开展第二阶段的监督调研。一是进一步与16个区人大常委会联动开展监督,推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相关主体切实担负起推动垃圾分类的法定责任。二是进一步聚焦垃圾分类的关键环节和目前暴露出的短板问题,下大力气推动政府采取措施实现突破。三是发动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共同全力推动这项工作。四是加强对全市工作推进情况的暗访抽查和第三方调查评估,切实推动提高垃圾分类工作实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