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基层调解

楼上改管道 楼下遭水淹

普陀区长征镇调解员以“理”入手,促邻里和谐

本文字数:2160

资料图片

  □法治报记者  王川

近年来,随着房屋装修的增多,由此引发的乡邻矛盾纠纷也时有发生。虽然事情一般都不大,却影响着小区的和谐与稳定。去年,普陀区长征镇就遇到一起这样的相邻纠纷。所幸在调解员的耐心细致调解下,才恢复了两家邻居间剑拔弩张的关系。

【案情】

楼上装修改管道,楼下被淹

市民刘某某与毛某某是长征镇某小区上下楼的邻居,2018年初正值该小区惠民工程综合改造,其中有一项工程是将厨房内的排污管通过室外排管方式,将每家的排污管直接接入楼外总管,此工程能避免污水倒灌。

由于该小区是老式小区,而且单双号楼层的排污管是相通的,因施工的原因,事发纠纷楼的门牌双号排污管已接驳到楼外,但单号的排污管还未全部接驳到楼外。

在此期间,居住在双号的毛某某正值房屋装修,毛某某不知单号楼并未接驳到室外的总管,在仅确认自家楼上双号5楼、6楼均接到室外排污管的情况下自行将厨房的排污黑管拆除,导致单号楼在排污时水直接从毛某某家中喷出,并延伸漏到楼下刘某某家中,致刘某某家中部分墙体受损起皮及部分物品遇水损坏。

双方因受损赔偿费用争执不下,所在居委也组织调解过多次,因双方诉求差距较大且互不让步致调解无果。2018年3月15日,当事人来到长征镇调委会申请调解,希望能圆满解决赔偿争议。

【调解】

以“理”入手,首先稳住受损方

纠纷受理后,调解员立即展开了调解前的调查和疏导工作,了解到双方对纠纷的起因和责任均无异议,矛盾焦点集中在赔偿数额上,一个说对方无赖,一个说对方敲竹杠。

毛某某认为,“赔偿3000元差不多了”,赔偿不能无限放大、狮子大开口。而刘某某认为漏水不仅造成了自家厨房及房间的墙面损坏,还导致空调无法使用,电脑无法开机,还有棕垫和被子都因漏水而被浸湿,全部受损物品打对折估算都超过3000元,加上墙面受损严重必须重新粉刷,工序复杂,施工时间至少一个月,刷完房间要开窗吹风最少一个月,家里无法居住,因此要求对方承担外出租房费用,刘某某认为索赔1万元并不为过。

调解员告诉刘某某,对物品的损失要求折旧补偿是合理的,但补偿金额要切合实际,人工和材料费估计在2000元左右,至于是否在粉刷墙壁期间需要到外借住宿的问题,可以考虑去亲属家过渡一下,“对于这次漏水,毛某某不是故意为之,而且她自己家刚铺好的地板也全部浸泡变形损失较大,毛某某是一个退休人员,经济收入有限,将心比心你认为提出1万元的赔偿合理吗?而且你受损的物品折价赔偿也要有依据,要合理,能摆得上台面。”

刘某某随后告诉调解员家中空调已维修好,费用是320元;床上棕垫当时购买的时候有好几千,现在重新购买了乳胶床垫是700元;电脑是两年前购买的,当时是2800元,现在折旧算1500元;还有蚕丝被当时购买花了1500元,现在折旧算750元,总计3270元,且都有发票为证。

调解员继续开导刘某某,受损物品赔偿折价有一定的合理性,对此表示支持。但对受损墙面的修复及外出借住的费用,希望刘某某再考虑一下。随后,调解员从邻里关系上开导刘某某,希望刘某某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方法去化解与邻居间的矛盾。刘某某表示费用可以协商,就按实际损失来赔偿,其他就不要求了,最后提出不希望毛某某安排维修工进户施工,会自行找人维修损坏墙面。刘某某坚持认为,自己的诉求比之前已经让步很多,若毛某某仍然只肯赔偿3000元,将无法接受,只能走司法途径解决了。

分头劝解,终促握手言和

听到刘某某已松口表示补偿费用可以协商,调解员认为朝着调解成功已迈出了一大步,下一步对毛某某的疏导工作如果从赔偿费用的合理性进行引导和核算,调解员认为补偿金额在300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修复费用并不艰难。

于是调解员趁热打铁,在沟通中告知和引导毛某某,对方提出合理的赔偿是不为过的,根据漏水造成的损失,按照刘某某拿出的以前购买物品的发票清单来看3000元连补偿物品损失都不够,如果再加上墙面修复的人工和材料及其他因素应在5000元以上,建议毛某某可否再增加2000元。

毛某某在调解员的劝导下接受并表示最多可以追加到5000元,并一再表态之前不松口只是因为对方要价高得像在敲竹杠,通过调解员做工作,刘某某现在提出的这个补偿金额是自己能够接受的。

经过调解员的不懈努力和合理引导,双方都作了合情合理的退让,一场对峙了两个月之久的漏水赔偿之争最终得以化解。

【心得】

邻里纠纷调解务求“合情合理”

社区内的常见纠纷一般集中在相邻居住而引发的漏水、采光、通行、安全、排水、噪音、环境卫生等,而这些纠纷往往会影响到居民安居乐业、和谐团结。本案纠纷争议的焦点是赔偿金额差异较大,双方在相邻关系处理中缺乏互谅、互让的心态,各持己见,各算各的账,互不相让,若不及时化解,就可能会引发矛盾纠纷升级,影响社区的和谐、稳定。

本案中,调解员站在中间立场,以双方当事人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提出诉求作为切入的视点,引导当事人互谅互让、冷静思考,从“理”字入手开展疏导工作,经过调解员的耐心调解,楼上楼下两户当事人最终化解了矛盾,消除了积怨,从而彻底化解了一起漏水赔偿纠纷,促使双方握手言和、和平共处。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和谐才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民调解及时化解邻里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有效的社会作用和功能。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基层调解 B02 楼上改管道 楼下遭水淹 2019-07-23 2 2019年07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