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叶荷
本报讯 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案件中的软件功能演示环节是案件审理的焦点,往往耗时较长。为解决这个问题,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探索庭前技术调查官主动介入,仅用半天时间便完成“买菜”APP功能演示,减少了演示前搭建准备工作耗时,提升了案件的审理效率。
日前,技术调查官王传极参与一起由刘静法官主审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纠纷的软件功能演示工作。原告某网络信息公司与被告某配送公司签订合同,委托原告开发一款网上生鲜购买的软件。为查明相关开发成果的完成情况,合议庭决定对该软件进行功能演示。软件组成部分多、功能需求点细致,加上演示前需当庭搭建运行环境,整个功能演示所需时间较长。
为加快软件演示的效率,缩短演示用时,技术调查官王传极主动与当事人进行联系,了解软件搭建细节,安排当事人提前准备后台端运行基础环境和APP端编译环境。庭审演示当天,在刘静法官主持下,技术调查官王传极和当事人顺利导入后台源代码,完成APP端的编译安装工作,整个软件搭建过程用时不到1个小时。
经过3个多小时的演示后,终于在下午6点完成软件演示,为案件的顺利审理打下良好基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