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PHOTO现场;周末

湿垃圾的“变身”

本文字数:298

虹口区宇泰景苑小区的“堆肥花园”

小区志愿者郭本泰养护社区种植的绿植

社区志愿者正在堆肥

植物用了堆肥后越来越美丽

一段时间后,湿垃圾已经变成了肥料

  □记者  王湧

通讯员  翁磊  摄影报道

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垃圾分类”在申城被纳入法治框架。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处理,是公认的减少生活垃圾产生的最佳路径。虹口区宇泰景苑小区居民在社区一角建起的“堆肥花园”,让湿垃圾经过发酵桶发酵以后成为肥料养花,从而使湿垃圾得以“重生”。

今年3月底,居民组织“花仙子”俱乐部策划实施,将小区中心一片稀稀拉拉的草坪改造成“堆肥花园”“一米菜园”,采用堆肥桶和酵素桶,把湿垃圾变废为宝,成为花园和菜园的“生态肥”。

目前已经累计转换湿垃圾2000多升,用于“堆肥花园”“一米菜园”的肥料。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PHOTO现场;周末 B01 湿垃圾的“变身” 2019-07-26 2 2019年07月2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