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律师服务

长租公寓“隔断房”卷土重来

律师:合同应明确房屋合法性

本文字数:1663

资料图片

  编者按:

每有引人关注的社会事件、法律问题发生,律师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提示、提供服务。我们为读者采集律师对这些身边事的法律解析,让您不用出家门就可享受“律师服务”。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记者近期调查发现,自如等互联网长租公寓平台依然在“打游击”“碰运气”,大量隔断房“卷土重来”,有自如管家甚至称,不被举报就能继续住,查得不严就可以打隔断。

调查

不慎租了隔断房

日前,白领陈松林(化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租房经历。近期,他在自如APP上找到了位于南二环附近某小区的一间次卧,已经在APP上完成签约,刚准备搬家入住,却发现该房间为隔断房。社区民警告知其不能再居住,并要求其搬离。

陈松林将情况反映给自如管家之后,自如将未产生的房租费、服务费、押金退还给了陈松林,并承诺赔偿搬家费。同时,该隔断房目前已拆除。不过,之前自如方面2017年公开承诺过的“对于因为房屋隔断被要求整改、搬离的租客,提供一个月的房租作为搬家与误工补偿”早已取消。

据记者了解,关于租到隔断房的赔偿问题,消费者始终处于弱势。除了自如之外,蛋壳公寓的客服表示,目前对于这类租客,他们只赔偿300元的搬家费,承诺无责换房换租,但并不会有额外的赔偿金。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房产经纪公司普遍的做法是,将客厅等不具备居住功能的空间进行改造,两室一厅被改成三室一厅、三室一厅改为四室一厅的现象普遍。这样一来,新打造的隔断房就成为一个新的收益点。

今年研究生刚毕业的王一鸣(化名)近期正在找房,他也在自如平台看到过好几个隔断房,“我是在惠新西街北口附近看的,隔断房很多。”王一鸣表示,如果自己不主动询问,管家不会提前告诉租客房屋是隔断房。最终,因为担心被驱赶,王一鸣选择了正规的房子。

并不是所有的租客都像王一鸣这般具备警惕性,管家往往隐瞒隔断房的事实,很多租客无法提前知晓所租住房屋的性质。

管家

不隔开租房成本会变高

6月26日,记者在自如APP上找了一家西城区的房源。根据APP上的介绍显示,该房间为四室一厅。在看房过程中,记者主动询问房间的原户型,管家坦言其原本为三室一厅,但后来自如在客厅的位置加了隔断板之后单独成了一间,为房间的05卧。目前,这个新开辟的05卧室内住了一名女性,并且已经在此居住了7个月。

“类似这样的隔断房其实还挺多吧?”对于记者的询问,管家坦言:“对。”该管家还表示,如果不隔开,租房成本会变高。“如果不打隔断,你那个房间的价格就得三千多了。”

记者所约看的房间使用面积为9.2平方米,如果不算服务费、水电燃气费等费用,在自如APP上的季付价为2790元/月。

记者问管家:“这种隔断房能长久地住下去吗?”管家称:“不被举报,不扰民就可以。”当记者问会不会有人来查时,管家表示:“目前还没有,该隔断房已经对外出租一年多了。”

在采访过程中,另一位自如管家曾向记者透露:“有的小区可以打(隔断),查得不严就可以,但查得严就不行了。”也就是说,自如的隔断房始终处于灰色地带,拆与不拆,什么时候被拆,完全靠运气。

律师

合同应明确房屋合法性

租客租了隔断房后被要求拆除,租房平台只承诺赔偿一定数额的搬家费,并帮助找新的房子,租客难以再得到其他的赔偿,自身权益无法得到保证。

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表示,明知道北京市对于隔断房出租是有明确规定的,企业却以身试法,最终导致隔断房被查处,企业就要承担责任。

“因为这不是不可抗力,也不是政策的改变所致,而是在签订合同之前,隔断房本身就是违规的。这种经营行为给承租者造成损失,理应承担违约责任并给予赔偿。”

“在签订合同时,最根本的前提是,企业应该提供一个合法、合规的房屋给租客,必须是安全的,能够正常居住的。如果房屋不符合相关规定导致合同的解除,这就是企业的过错。”邱宝昌说。

记者发现,提供合法、合规房源这个大前提,在自如与租客签订的合同中通篇没能明确体现。

邱宝昌表示,消费者可以在签合同时要求加上这个条款,以后要是发现企业违规要解除合同的话,可要求他们承担违约责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服务 B06 长租公寓“隔断房”卷土重来 2019-08-05 2 2019年08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