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汪昊 摄影报道
1991年,上海颁布了当时我国第一部有关近代建筑保护的地方性政府规章——《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之后随着“历史文化风貌区”概念的提出,2002年7月25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优秀历史建筑是上海近代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不仅仅是一座座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是物化了的社会,在它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内涵。上海的建筑,荟萃了世界各国重要的建筑样式——古典式、文艺复兴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哥特复兴式、爱奥尼克式、北欧式、日本式、折衷主义式、现代主义式……形成了世界建筑史上罕见的奇观胜景。
科学会堂的主楼坐落在本市南昌路47号,始建于1904年,为混凝土木框架结构的法国古典式两层花园楼房,1958年被辟为科技工作者交流活动场所,由新中国首任上海市长陈毅元帅亲笔题名,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和温馨家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