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高远
本报讯 在8月31日举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上海正式对外发布了第二批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金融案件智慧审判”应用场景成为唯一一个入选的司法项目。这也是自今年4月上海发布首批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以来,上海司法机关单位的首次入选。
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同时面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截至目前,上海高院“金融案件智慧审判”最佳方案已经确定。此次发布的第二批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聚焦在AI经济高质量发展、AI市民高品质生活、AI城市高效率运行三个板块,包括AI+城市管理、医疗、司法等11个领域。其中,“金融案件智慧审判”应用场景分属AI+司法领域,该场景将AI智能技术与审判业务深度融合,实现金融审判智能化诉讼服务,对审判流程实行全程可视、全程可控、全程留痕,提供“查人找物”新模式,智能推送涉诉线索,可提高审判效率和质量,建立集约、快捷、高效的金融案件新型审判模式,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记者从上海高院获悉,完善的金融审判体系,是营造金融法治环境的重点任务。面对当前金融审判中常见的“卷宗量大面广”“庭审质证效率低”等问题,上海高院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直击难点痛点,在立案过程中,运用智能语音技术自动为当事人解答金融案件立案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运用图文识别技术减少立案法官卷宗编目等信息录入的工作;在庭审过程中,运用智能语音技术及自然语义逻辑推理技术,通过语音唤醒需要示证的证据,并同步到当事人、律师和法官等相关人员,提高证据查找及证据传阅的效率;在执行过程中,运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分析技术进行财产线索、行踪线索与送达地址的挖掘,自动识别、筛选、分析被执行人的涉诉、涉执案件信息、财产信息、行踪信息和涉诉特征,为法官提供客观全面的智能辅助服务。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