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法治报通讯员 王燕虹
今年6月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陈明(化名)迈着轻松的步伐跟着民警走出了上海市南汇监狱的大门。回转身,他的眼角闪动着泪花:“警官,我知道您想说什么,我这把年纪了,只想好好安度晚年,不会再进来了,您放心!”望着陈明离去的背影,民警欣慰地笑了。
谁能想到,今年春节前夕,陈明还因为归途不知在何方而失声痛哭……
女儿不肯原谅他 哥哥要他迁户口
陈明今年60岁出头,当年因犯合同诈骗罪入狱。多年服刑生活已经让他悔过自新。然而,眼看还有不到半年就可以回家的陈明却感到悲观绝望,他是怎么了?原来,陈明有着满腹伤心事。
10年前,陈明与妻子离异之后,女儿跟着前妻生活,为了保障女儿生活稳定,他将婚后购买的住房给了前妻和女儿,自己在外租房度日。为了弥补对女儿的愧疚,陈明对女儿几乎是有求必应。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春节前夕,看着其他服刑人员布置监区环境,陈明也被气氛感染想起了女儿。令陈明伤感的是,犯罪入狱之后,女儿没有给他打过一次电话,没有给他写过一封信,更没有来看望过他一次,女儿的举动似乎表明不愿再认他这个父亲了。想到这些,陈明心里涌上阵阵苦涩,忍不住哭了起来。
民警瞿皎闻讯而来,在他的劝慰下,陈明止住悲声。在谈心室内平复了心情之后,陈明回到监室,神情落寞地站在窗前,默默地眺望着远方。看着陈明久久站立的身影,瞿警官对他多了一份留意。
服刑人员的亲情会见、亲情电话、来往信件,是与家人沟通的桥梁,也是帮助其投入正常改造的助力。如果没有亲情的支撑,服刑人员的改造之路总归走不远。帮助在狱中的陈明重拾亲情,是今后改造的切入点。
通过交流,瞿警官了解到,陈明希望女儿原谅自己,来监探望他。经过监区领导同意,瞿警官给陈明的哥哥打电话沟通了陈明的状况及想法,希望陈明的哥哥可以与陈明的女儿谈谈。但是下一个会见日到来时,陈明的哥哥为难地告诉瞿警官,陈明的女儿对父亲非常失望,不肯原谅他,更不愿意来探望,“警官,你们能不能帮忙调解一下他们父女的关系?”
而在接见窗口,陈明忐忑不安地等候着。看到哥哥匆匆赶来的身影,一瞬间,他的目光中流露出一缕失望,今天与以往相同,仍然是哥哥一个人来的,他没有看到日思夜想的女儿。
不一会,陈明与哥哥争吵了起来,瞿警官立刻赶到接见窗口,及时劝阻了双方。原来,入狱之前陈明的户口落在哥哥家,如今得知他即将回归社会,嫂子便要求陈明把户口迁走。陈明自然不愿意,两人就这样吵了起来。望着哥哥愤然离去的背影,陈明低下了头黯然神伤。
接见结束之后,瞿警官向陈明的哥哥了解情况,哥哥称因为住房涉及拆迁补偿等问题,所以陈明的户口必须迁出。当瞿警官询问陈明的哥哥能否照顾陈明出狱后的生活时,对方回答:“他在监狱吃官司我已经尽力了,回来只能靠他自己。我年纪大了,儿女的负担重,实在有心无力!”一边说一边摆着手走了。
得知哥哥不愿再管自己的陈明情绪很不稳定,面对民警,他双手抚脸长长叹息:“我回家之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户口能迁到哪里去呢?”
陈明回归社会的现实困难让瞿警官忧上心头,如果不处理好陈明回归的刑释衔接工作,不仅会影响他下一步的改造,还可能会导致他出狱后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排摸陈明的社会关系后,瞿警官决定尝试了解陈明女儿的态度。但是,陈明女儿的电话却很难打,瞿警官连续好几天多次拨打她的电话,才终于接通。听说电话那头是监狱民警,陈明的女儿情绪激动,连连表示对父亲非常失望,如今她已经组建了家庭,希望父亲不要打扰她平静的生活。听到陈明女儿的表态,瞿警官心情沉重地放下了电话。
屡屡不适却无病 刑满在即无处归
监区活动厅,减刑公示栏前,围观的服刑人员在轻声议论着,脸上有着按捺不住的喜悦。减刑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早一天踏出监狱的大门,这是他们日思夜盼的事。而此时,人群中的陈明却是神色阴郁。
午夜,监房的其他服刑人员都睡了,陈明却在床上辗转反侧,抹着无声淌下的泪水。陈明的女儿托家人捎口信说要断绝父女关系。听到如此绝情的话,陈明万箭穿心。他原本想着,出狱后能有一份亲情陪伴就足矣,然而女儿的绝决令陈明失落。哥哥提出迁户口的要求更是雪上加霜。手足的冷漠态度让陈明的心阵阵发寒,他愤怒又恐惧。想到回归后生活无着落,陈明眼前阵阵发黑。
路在哪里?出狱后该如何安度余生?这些问题困扰着陈明,他夜不能寐,陷入了焦虑之中。在无望的等待中,陈明倍感煎熬。
一天,瞿警官值班,午夜两点时,陈明突然说感觉肠胃不适,要求去监狱医院检查治疗。瞿警官将他送至监狱医院检查治疗,却没有检查出什么问题。
在随后的一个月内,陈明在夜间多次报病,称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但到医院检查,却查不出病因。陈明究竟是有心病还是身体有病?
一天午饭时间,陈明所在的监房传来一阵争吵声,原来,陈明不小心将汤洒到了旁边服刑人员的身上,陈明不肯道歉,对方偏要个说法,于是两人发生了口角。
瞿警官阻止双方后将陈明带去了谈心室内,面对瞿警官的耐心询问,陈明情绪激动,“我是无意的,本来是想给他道歉的,可是他咄咄逼人……”说着说着,陈明突然情绪失控,蹲在地上痛哭流涕。
“我该怎么办?没有收入,没有住处,年纪又大了,无依无靠,我怎么生活啊?”在断断续续的哭诉中,瞿警官了解到陈明内心对回归生活感到迷茫,对亲人的冷漠感到失望。
帮助一个刑释人员协调好回归安置问题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瞿警官拍了拍陈明的肩膀,鼓励他要振作起来。陈明慢慢抬起头来,望着瞿警官泪眼朦胧。
不久,监区召开了如何帮助陈明顺利回归社会的专题会议,由于陈明的特殊情况,经与会民警共同讨论协商决定将陈明的情况上报监狱综合治理部门,尽可能寻求社会力量协助解决。
心头困惑俱解开 立誓不会再回来
今年4月,监狱综治民警详细了解了陈明面临的回归问题,同时向他解释国家相应政策,缓解了他不必要的担心。在那之后,监狱综治民警与陈明户籍所在地的司法所及安帮办进行了联系。
另一边,瞿警官则针对陈明屡屡称身体不适的情况与他沟通,“你有正当诉求可以和民警正面沟通,我们会给你及时回应。但是,如果没有生病却反复报病,影响监管改造秩序是要受到处罚的!”瞿警官向陈明强调了监狱关于刑释的相关制度规定。在瞿警官的引导教育下,陈明终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做出了检讨。
民警知道,陈明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自己的户口,在这个问题上,陈明的哥哥是关键。于是,瞿警官一次次与陈明的哥哥联系。
最初,陈明的哥哥根本不听瞿警官好好说,常常情绪激动地挂掉电话。但瞿警官没有放弃,每次都好言好语地劝说,血浓于水,希望陈明的哥哥能从亲情角度出发,接纳这个弟弟。
陈明的哥哥也非铁石心肠,他被瞿警官的真心和诚意打动,而且得知监狱正为陈明回归逐步落实衔接工作后,他的态度也有所缓和,并同意借助社会力量协商解决陈明的落户问题。
得知家人对自己落户问题的态度发生转变,陈明紧张的情绪也缓解了。陈明感激监狱民警为他做的一切,改造态度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在监狱综治民警的努力下,陈明户籍地司法所、安帮办对陈明的情况进行了仔细排摸,并及时给予反馈。瞿警官也将这些反馈信息分别与陈明和他的家人进行了沟通。
“你入狱之前有工龄,出狱之后每月可领取养老金。另外,现在按照你的经济收入,可以申请经适房居住。至于落户问题,建议你出狱之后与家人到当地司法所协助予以解决。”听到民警对自己的困惑一一解答,陈明的心头豁然亮堂了,长长舒了一口气。
陈明的哥哥则接听了陈明打去的亲情电话,原本愁容满面的陈明听着听着,紧蹙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原来,通话中陈明与家人相互取得了谅解,家人明确表示虽然无法照顾陈明的老年生活,但是如果陈明遇到困难也不会袖手旁观。听了这一席话,陈明心头涌上一股暖流,他其实也理解家人的苦衷,愿意体谅、配合家人解决户口的问题。
不过可惜的是,陈明的女儿始终不肯原谅他,不愿接纳他。陈明得知这个结果后,长叹一声,沉默片刻,哽咽着说:“既然她不愿认我这个父亲,我也没有办法。虽然说心里难过,但只能等回去后找她谈一谈,希望她还能念及我以前对她的好,原谅我……”瞿警官鼓励陈明回归后用实际行动化解女儿对他的怨恨。
今年6月,陈明走出了监狱大门,他立誓不会再回来,他对回家后的生活充满期待……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