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婕
今年上半年的一天,社工在强制隔离戒毒所的门口等着即将出所的小艺,距离上次看到他已经2年了。
见到社工,小艺显得有些羞愧和尴尬,问社工的第一句话是:“我可以去看看我的妻子吗?”“要到接见日才能去看她。”听到社工的回答,小艺沉默了。原来,小艺的妻子也正在接受强制隔离戒毒……
小艺是一名药物滥用人员,2010年因为吸毒被处社区戒毒。他有戒毒的意愿,很配合戒毒帮教小组的工作,于2015年完成三年社区戒毒。可是,交友复杂的小艺没能坚定信念,他复吸了,2017年被强制隔离戒毒。
谁也没想到,就在小艺到强制隔离戒毒所一年后,他的妻子也因为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小艺的女儿优优(化名)同时失去了父母的照顾,只能搬去和爷爷奶奶还有大伯一同生活。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照顾优优他们有心无力,那两年对小艺和他的家人来说都是“折磨”。
小艺回归社会后,戒毒帮教小组很关心他的生活状态。社工通过整合资源帮小艺申请临时补助,陪同他办理了低保,保障他和女儿的基本生活。小艺回归社会后的第三周,主动找社工谈心。
当谈及和家人的相处状况时,小艺表示,女儿依旧和他很亲,没有因为两年没见就疏远他,“这就是血缘的力量吧”。小艺告诉社工,女儿现在担任监督他的任务,自己去哪里都要向女儿汇报,女儿还会打电话查岗。
父母对小艺的戒毒康复也很支持,没有一再追究、埋怨和责怪他之前复吸的行为。这些都让小艺感到欣慰和感动,他甚至在向社工说这些时,声音颤抖,眼眶泛红。
然而,说到妻子的状况,小艺沉默了,半天挤出一句:“我想离婚。”社工有些意外。小艺和妻子的感情其实不错,小艺刚出所时的第一个念头也是去看妻子,为何现在会想要离婚?
小艺低下了头,缓缓地说:“我想了很久,如果不离婚,我怕我们又会走上复吸的老路。”小艺告诉社工,他和妻子都有毒瘾,在一起只会互相影响,两个人吸毒的频率都越来越高,“这次我们都被强制隔离戒毒也算是个好事,不然真的是戒不掉。”
社工知道小艺说的是真心话,但他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可能会做出不理智的决定。社工决定先安抚小艺的情绪,“不要想那么多了,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离婚不是一件小事,你的妻子还有1年多才能出所,可以慢慢考虑这个问题。”正说着,小艺的女儿来电话,小艺与社工的谈话也到此结束。
望着小艺离开的背影,社工的心绪却不能平静。
社工的话>>>
小艺和妻子都是涉毒人员,作为一名一线社工,我知道这对小艺的戒毒康复意味着什么。戒毒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家里再多一个需要戒毒康复的成员,这件事会难上加难。可是离婚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可以让他和妻子都成功戒毒吗?就算戒毒成功了,那么离婚带来的新问题呢?彼此心里的创伤,对孩子、对父母造成的伤害呢?这些如何去评估,如何去解决……
小艺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他的人生还很长,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也还有很多。对于家属也涉毒的吸毒人员,我们如何着手开展帮教,如何帮助他们一同戒毒的同时防止交叉感染?这是我们禁毒工作中的新挑战。面对未知的难题,我们能做的是坚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作者为自强嘉定工作站真新街道社工点社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