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守护匠心

——上海市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的发展路径探究

本文字数:2478

  【内容摘要】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部分传统工艺濒临失传的危机问题,传统工艺的生产性保护成为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在生产性保护各环节运行过程中仍具有提升空间,未来,需要进一步打造传统工艺坚实后备军、重视传统工艺品的实用性并打造现代之美,另外要重视品牌意识、拓展销售渠道,以实现传统工艺的弘扬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工艺  传承人  生产性保护

□王李星  邱铌  范延衣

一、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各环节现状

随着机器生产模式的大规模使用,以手工制造为主的传统工艺遭受了巨大冲击,部分传统工艺面临缺少传承人甚至濒临失传的危机。为保障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一系列文件,提出以生产性保护的方式促进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并且上海市相关部门出台了《上海市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采取提升传统工艺品质与品牌等举措弘扬匠心精神和振兴传统工艺。

根据《指导意见》,生产性保护是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传统工艺的生产性保护遵循“保护为主、传承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通过采取政府支持性机制、加强产品的文化创意等举措,实施以来取得巨大成效,但仍有诸多问题亟待改善。

二、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各环节问题

(一)传承环节——传承人生存困境及年龄结构失衡

传统工艺传承人通过制作和销售工艺品谋生,不少人面临收入低且不稳定的窘境。被迫选择其他行业以维持基本生计,业余时间内钻研传统工艺项目。甚至不少传承人出于收入有限、劳动强度大等因素考虑放弃此行业。针对传承人生存困难问题,有人提出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借助相关企业等力量资助来维系其发展,但也只有极少数商家认为有较大盈利空间的传统工艺有机会得到资金的支持。另外,在传承人年龄分布结构上也存在严重失衡。目前传统工艺传承人大多是中老年人,青年人极少,这使得传统工艺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承人的年纪越来越大,在后继无人的现实困局下,一些传统工艺可能会面临后继人少的尴尬和失传的风险。

(二)生产环节——工艺品实用性不强及现代审美的缺失

传统工艺生产环节面临工艺实用性与艺术性之间失衡的问题,传统工艺过去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当下传承人忽视了日用品生产,产品实用性不强,使其逐渐成为用于欣赏的小众艺术品,逐渐淡出大众视野。若只停留在“装饰品”或展示、展览层面,仅具有审美价值而缺乏实用价值,将逐步脱离人们的社会生活。在工艺设计上,难以满足现代人审美。传统工艺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特定时空的精神观念与思想。现代文化审美与传统文化内涵价值的错位问题是传统工艺作品的一大问题。迎合现代审美可能导致传统文化内涵缺失,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的体现也可能无法适应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如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平衡传统工艺文化审美性与现代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关系,是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在创造环节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传播与销售环节——品牌意识薄弱及传播渠道单一

品牌是产业发展的软实力,是产业内涵聚集与外向规模扩张的有力推手。品牌意识薄弱是传统工艺传播与销售环节中的一大问题。当下,传统工艺受经济发展制约导致传承发展难以为继,品牌意识淡漠。传统工艺“重技艺轻品牌”和“重质量轻宣传”在“酒香亦怕巷子深”的现代消费社会是行不通的。

传统工艺在传播渠道的建设上也多有不足。不少传承人以及经营者由于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以旅游纪念品带动传统工艺品的营销与宣传,传统工艺的精髓和文化并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如果固守传统的宣传推广而忽视现代多元传播的应用,就会失去市场先机,传统工艺就不能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贴近大众,就不能得到更好地宣传,更难言生产性保护,产业化开发。

三、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完善路径

(一)传承环节——打造传承坚实后备军

重视传承人在传统工艺生产性保护中的核心作用。引入新鲜血液,吸引人才加入,形成合理的传承人年龄结构梯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吸引年轻人投入到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中去,尤其是传承人的子女、亲友,和当地培养的大学生、职业技术人员等。另外,可以针对传承人、管理者、积极开展人才引进与合作模式,如进一步开展工艺传承进高校、进课堂活动,举办工艺研习班,促进高校师生、企业设计师和传承人开展交流协作,鼓励有兴趣的人员加入传统工艺发扬传承的队伍当中。

(二)生产环节——重视工艺品的实用性并打造现代之美

针对生产环节中,传统工艺实用性不强的问题,应在创新使用功能的同时兼顾其实用性。要对传统工艺进行使用功能上的创新,拓展其生存发展的空间,满足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以刺绣类传统工艺为例,此类工艺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可以将其应用在服装、抱枕、背包、桌布、杯垫、披肩等产品中增强其使用功能,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

针对工艺设计无法契合现代人审美这一问题,传承人要及时转变思维,打破产品设计方面的僵局,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挖掘传统技艺独特的艺术潜力。将现代审美融入传统技艺中。将时尚设计及现代艺术理念引入到传统技艺中是对传统技艺进行创新的一个开始。将传统工艺所具有的独特性及现代审美观进行有机结合是现代设计进行创新的发展方向之一。

(三)传播与销售环节——培育优秀品牌、拓宽营销渠道

在技艺传承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品牌的运营、管理与推广,形成品牌化发展战略,突出特色产品优势与传统工艺制作方式,提升当地整体的文化价值认同与技艺认同。通过品牌化运营,拓展当地知名度,提升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在宣传渠道的建设和维护方面要创新营销手段,将传统特色与现代传播理念结合,运用现代化媒体的融合与扩散功能,打造针对推广传统工艺的平台,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普及传统工艺发展历史和制作工艺等知识,拉近传统工艺品与消费者的距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 守护匠心 2019-09-23 2 2019年09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