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投简历,是很多人都有过的求职经历。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找工作成为了求职者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但简历投出去,没等来心仪的工作,却被各种电话骚扰,这样的情形委实让人烦心。本期“权威曝光”讲述的就是网上投递的简历落入了信息泄露的“陷阱”。
目前,网上简历售卖市场十分活跃,甚至形成了“一条龙”的产业,不法分子通过各种形式以正规企业的身份入驻网络求职平台,目的就在于获取众多求职者的简历,再将这些简历非法转卖,牟取利益。简历收集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对于求职者来说,只有自己想不到的,没有对方做不到的,简历里详细的个人信息成为了不法分子的摇钱树。工作没找到,钱也没挣到,却先成了一回“嫁衣裳”,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网络简历贩卖是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这一点非常明确。而我国也有多项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网络安全法》到《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等,都在竭力保障个人的信息安全。但相关案件的处理大多还停留在个案层面,没有形成普遍性治理规范,尤其是在事先预防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各类网络平台的责任认定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漏洞,这也导致了大量的个人简历被泄露、被贩卖。在维权成本过高的情形下,求职者多数选择了忍气吞声,更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如果平台不肯承担一定的数据安全保障和严格审查的义务,那就需要法律出手,通过有效有力的手段,倒逼平台加强监管、审核,斩断伸向个人简历的“黑手”,让你的简历由你自己做主。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