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法治庭审

相差15岁姐弟恋缘尽 她把准公公告了

曾为买房而多次转账做大银行流水,“借钱转账”还是“取钱走账”引争议

本文字数:1640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陈卫锋

眼看比自己小15岁的男友准备购房,为了增加银行贷款额度,包女士和男方打算做大银行流水,便通过包女士的账户向男方进行多次转账。但分手后,双方对总金额达7.6万元的4笔转账记录的属性究竟是“走账”还是“借款”发生争议。女方认为,这些钱是自己借给对方的。男方则认为,是一家人先取现再交由女方存款、转账。双方争执不下,包女士一纸诉讼将“准公公”沈老伯诉至法院。

近日,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理此案,一审判决驳回包女士的诉讼请求。原告不服提起上诉后被驳回,目前判决已经生效。

纠纷源起

为做大银行流水女方多次转账

沈老伯是包女士前男友沈先生的父亲,也即她的“准公公”。2015年,已经37岁的包女士与22岁的沈先生相恋,但好景不长,2017年4月,沈先生提出分手,这段相差15岁的“姐弟恋”走到了尽头。

感情难断,经济账也不容易算。分手后,双方对发生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间的一系列银行流水账的属性问题产生了争议。这些转账记录显示,包女士曾先后分多次向沈先生的账户转账,金额从数千元到两万元不等。

包女士坚称,这些钱全部是自己借给沈先生用于购房的。2016年11月中下旬,她外出吃饭时,了解到沈先生正在考虑购置房产,对方父母还提出一个通过做大银行流水来增加贷款额度的方案,具体操作方式为原告先将身边的现金存入银行后分多次打入沈先生的指定账户,后者再将这些钱取现之后还给原告。

但分手后,有4笔借款没有按约归还,金额达7.6万余元。虽经多次催讨,但对方始终未予理睬。2018年1月份,包女士还曾专程跑到沈先生的单位,想通过其领导讨钱,同时“顺带”反映沈先生在本职工作以外“飞单”赚外快的情况。在被告方仍然没有任何想要还款的意思表示后,包女士最终选择诉至法院。

被告辩称

如果有钱购房没必要向其借款

庭审时,沈先生作为沈老伯的委托诉讼代理人陪同到庭。他辩称,不认可包女士的全部诉讼请求,因为双方根本就不存在借贷关系,银行流水并非“借钱转账”,而是“取钱走账”。

具体来说,当初家里确实打算购房,并考虑向银行贷款。为了获得更高的贷款额度,原告建议将银行流水做大一些,但是银行不认可家庭成员之间的转账,所以需要找一个表面上没有亲属关系的人来“配合走账”。所以,实际操作的方案其实是:沈老伯及其夫人、儿子从银行账户取出相应钱款给原告,再由原告存入其银行账户,最终转账至儿子的银行账户。

同时,包女士的说法本身也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如果被告家庭本身具备一定的购房实力,显然不存在用小额借款来增加银行流水的必要。

法院判决

无法认定原被告成立借贷关系

浦东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的发生不同于一般的民间借贷案件。转账发生时,包女士与沈先生一家人属于准媳妇、准丈夫、准婆婆、准公公的关系,意味着相互之间的经济往来随意性很强。

针对涉案转账流水,从时间来看,除其中一次男方家人取现的时间比女方存现的时间稍早外,其他转账均提前1天左右,这与沈先生提出的男方父母取现交给女方转账存在一定时间差的抗辩比较一致;从金额来看,男方家人的取现金额也与女方存现、转账金额相近或者多于后者。

此外,包女士称自己用现金存现再通过银行账户向男方转账而非直接通过银行账户向男方转账,这也欠缺合理性。当今社会,移动支付越来越普遍,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手中的现金会少于其在银行账户中的余额。从包女士的银行流水来看,可以发现她是一名热爱理财的人,情况更应如此。但是,原告4个银行账户的日常余额特别少,与其向男方家人转账的数额相比,两者难以相称。同时,包女士称其存现的现金来源亦不能得到合理佐证。此外,从情理上看,在自身具备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准公公向一个未过门的媳妇借钱,这在现实中亦不多见。

据此,法院认为,沈先生一家的抗辩具备一定的合理性,而包女士提出的双方存在借款法律关系的主张仍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在其未能提供相应证据佐证的情况下应承担不利后果,故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B08 相差15岁姐弟恋缘尽 她把准公公告了 2019-11-01 2 2019年11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