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林兴
叶圣陶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做真人。”叶先生的这句话,许多家长和老师铭记于心,且努力践行之。记得,我读小学时,有一回,老师带我们去虹口公园参观鲁迅纪念馆,中饭是在一家小学吃的,那家学校很客气,饭后让每人自拿一个苹果。一位同学眼快手捷暗中多拿了一个,使一个同学没有吃到苹果,弄得很尴尬。后来,事情搞清楚后,老师抓住此事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严肃教育。他说:“多占一个苹果,事很小,但人心之变坏就是由此而来,这与千里之堤决于蚁穴一个道理。贪小是祸根啊!”他还严以律己,为事先未给大家打预防针作了深刻检查。
今天,大多数教师身体力行,为人师表,谨言重德,以此影响和教育孩子,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遗憾的是,在教育系统也不乏教学生说谎做假的现象。不妨略举几例:
其一,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教育部门考核学校工作,发表格让学生填写,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只能给高分,不允许打低分:“谁不按要求填,我会知道的,没有好果子吃。”
其二,九月中旬,一些学校为应付上级关于减负政策落实情况检查,提前准备预案,包括学校的书面报告,告诉学生如何填写调查表,如见了检查组,如何对答,如何隐匿违规教材、习题册等,须回答妥当,动作自然,勿让检查组觉得是作假。
其三,不少学校课程表写明下午只安排三节课,而实际上安排五六节课。还将劳技、历史等课让位于语数英等主课,安排学生做习题或测验。
类似这样的由学校老师当导演、学生当演员的假戏,许多学校都在演,每一学期至少要演两三次。由此学校便顺利地通过了上级考核,保证了学校的地位和教师的利益。但有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违背了铸魂育人的教育目的而肆意弄虚作假的学校还是合格的学校吗?丢弃职业道德和操守的教师还是称职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更为严重的是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我们知道,教孩子造假,无异于向学生心灵传播说谎作假的种子,打催假素,催他们早日成为骗子、贪官。
如此下去,小至家庭,大至国家还有希望吗?有个孙子问其爷爷:“古代孟母骗子而悔,今天老师逼我们说谎造假。是孟母对,还是老师对?要不要与时俱进地看行骗?”
对这个孩子的提问,我们的社会必须给予准确的回答和反省。教孩子说谎作假,折射了当今社会之浮躁和教师“三观”上的缺陷。但是,这个板子不能主要打在教师身上。因为问题的症结在现行的考试制度(“一考定终身”)和考核机制(由升学率、成绩决定学校和教师的名利),才使“增效减负”政策停留于纸面“落实”,教师出于利益考虑而违心地教孩子说谎作假。因此,当务之急应采取措施尽快变革现行考试制度和考核机制,以清净教育系统环境。然而,老师们就一点没有自省的地方吗?陶行知先生有言:“教育为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稻草去。”
徜若以此为镜,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教孩子说谎作假呢?!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