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走近进博会“后方战场”的“交通侠”

用精细“绣”出红绿灯下的美丽

本文字数:1099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第二届进博会已经顺利闭幕。在城市川流不息的各个交通路口,很多一线民警虽然没有身处核心保障区,却仍然用他们的精细法则织就着红绿灯下的美丽。近日,记者走进这些一线交通民警,记录他们安保工作中的凡人小事。

交通路口的两年进博答卷

记者见到王润达时,他正在淮海路常熟路路口的车流人流中不停地跑动指挥。

去年首届进博会时,王润达在沪闵路柳州路路口试点推行“一次启停通过法”,把足球中的“传、接、跑”战术转化成交通管理“导、引、行”通行算法,从原本已近饱和的绿灯周期内“抢”出几秒钟,一个绿灯周期内增加了10%到12%的通行效率,早晚高峰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二十多分钟,并因此获得公安部一等功。如今,“一次启停通过法”已经在徐汇全区有条件的路口进行推广。

今年进博会期间,王润达又开始专研。“淮海路襄阳路路口,附近不仅有环贸、淮海国际这样的大商场,还有襄阳公园、徐汇中心医院等民生场所,路口人流车流量巨大。当路口南北向信号放行时,转弯的机动车因为要礼让斑马线,长时间滞留在路口,造成路口通行效率大大下降,尤其早晚高峰,积压的车辆经常要排到南昌路。”

经过多次观察,王润达想到了“移植”机动车一次启停的点子:通过提早关闭路口南北向非机动车和行人信号灯,减少人车冲突点,让机动车实现一次启停通过路口。

经过反复的实地勘验和数据论证,淮海路襄阳路路口信号灯“优化配时方案”落地了——南北向人行及北向南非机动车信号提早结束19秒,这个看似微小的改变,使该路口通行率提高了1/3。

在道口安检筑牢前沿篱笆

“请落下前后车窗,配合安全检查……”“滴——请通过闸机!”G15沈海高速朱桥道口入沪安检处,人工语音和工作人员的语音此起彼伏。嘉定交警支队民警王家玮就在这个道口安检区。

如果把“进博”安检工作比作一道道过滤网,那王家玮所处的分流岗位是众多安检区域的最前端,在进博安保中,他时刻不敢懈怠。

进博安保以来,各项入沪安检措施升级,“5+2”、“白+黑”成为道口民警的工作常态。白班车辆多,夜班更是熬人,但王家玮和同事始终立足本职、坚守阵地。

王家玮坦言,道口分流岗位工作很枯燥,也非常累人。在岗位上,一个同样的动作要做成百上千次,一句同样的话也要不断地重复,一天下来,筋骨酸软、口干舌燥,但这道关是否能够卡好,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安检工作成效。

随着智慧公安的建设,道口添置了许多智能化设备。人机结合、相辅相成,将道口这个“过滤器”武装地更加强大。王家玮在虚心学习、继承嘉定道口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种全新的智能化应用,和同事们立志要将这里的“滤芯”打造得更加严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 用精细“绣”出红绿灯下的美丽 2019-11-12 2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