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11月8日下午,上海海关隶属吴淞海关查检一科关员完成了对一票重达2879.69吨的非合金钢热轧卷的查检工作。这票查检工作在企业仓库进行,是上海海关“两步申报”改革的首单货物查检。
早在11月1日,吴淞海关就收到了这批钢材的“概要申报”信息。
11月6日,这批钢材随“M IGHTY CHAMP”号轮靠港。
11月7日,船舶卸货。
根据海关监管要求,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船舶卸货后,企业马上将货物提离,由海关上门开展查检监管作业。
企业表示,货物第一时间提离,滞港时间大幅减少,节约了一笔不菲的物流和存储费用。
新的操作系统上线,有许多细节需要磨合,涉及多个业务条线和部门。吴淞海关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的理念,秉承高效便捷的原则,促使查检现场、通关一线、职能部门多方业务骨干强强联合,争取把所有问题都在解决在对物流零干扰的前提下。
11月6日,货船顺利抵港,企业对其他项目进行详细的“完整申报”。
11月8日,吴淞海关查检关员根据既定时间,来到企业仓库,按要求完成了查检作业。
查检作业结束,所有通关手续都已办结。在整个物流过程中,“数据传输”与“货物运输”同步进行,海关的监管工作对物流的影响为“零”,所有工作都在幕后完成。
“两步申报”将海关监管环节“前推后移”,一方面企业有了更宽松的时间准备报关资料,减少了申报差错;另一方面减少了进口货物因等待申报所产生的滞港时间,大大降低企业成本。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这批钢材为例,整体通关时间,大概减少了1至2天。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