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通讯员 朱珠
本报讯 父亲重病、丈夫公司遭遇资金周转问题……闺蜜祸事不断,频频借钱,好心女子小敏(化名)都解囊相助,被“借”25余万元后才发现闺蜜的不幸遭遇都是谎言。日前,杨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依法对罗某提起公诉,杨浦区人民法院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罚金1万元。
小敏的儿子和罗某的儿子是小学同班同学兼好友,两人常常在一起玩耍。渐渐地,小敏和罗某也发展成无话不说的“闺蜜”。2017年底,罗某找到小敏向其借钱。罗某称她的父亲在老家身患心梗疾病急需用钱,并答应事后马上归还。见好友着急又焦心,小敏慷慨转账。
罗某父亲手术成功,让小敏很欣慰。然而她没想到的是,罗某又“祸从天降”:她过年买了一辆新车,连尾款还没付完,丈夫公司又遭遇资金周转不灵问题,提出向小敏借款15万元。为了使小敏放心,罗某连同之前借的钱款一并写了欠条,并加盖丈夫公司的印章作为“保证”。考虑到罗某的关系,小敏还是答应了。
随后大半年过去了,小敏多次向罗某催讨钱款,却被罗某以各种理由拖延。小敏终于隐隐感觉这事儿有点不对劲,遂报警。
到案后,罗某交代,其父根本没有患心梗疾病,小敏看到罗父“重病”的照片,只是罗父做胆囊炎手术时拍摄的。更令小敏大跌眼镜的是,罗某的丈夫不仅没有公司,连欠条的印章都是其向朋友公司借的,丈夫早已与罗某离婚且对此不知情。而买车更是其编造的借款说辞。
罗某称,自己因为套路贷被骗,欠了一屁股债。通过和小敏联系频繁,她发现小敏单纯善良,为人也很大方,就萌生邪念,编造各种理由“哭穷扮惨”,博取小敏同情骗钱。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