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底特律一美元买别墅”“英国一镑可买三居室”“意大利西西里岛小镇一欧元可买海景房”……近年来,国外“一元买房”的新闻屡见不鲜,令不少人开始向往房价低廉、田园牧歌的小镇生活。天下真有这样的好事吗?看似“白送”的房子背后,其实是“抢人计划”,为的是振兴当地经济。这些“一元房”通常附加了居住年限、就业育儿等苛刻的条件,新房主往往还需要花费高额的费用来装修这些破败不堪的老房子、后续可能还有各种税费需要缴纳。
【英国】
一英镑可买三居室,申请难、居住更难
一英镑可以在英国买一套三居室的房子,这并不是玩笑。
英国全国住房短缺,房屋建设数量不够推动了房屋市场价值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买不起房。但同时,在一些不受欢迎或者失修的地区仍有大量废弃房产空置或被遗弃。为了调整这种不平衡,改善当地居住环境,让萧条衰败的城市重新恢复活力,一些地方议会试图开放这些地区,并鼓励人们购买这些废弃的房产。
英国利物浦在2013年推出了“一英镑购房计划”,希望能够解决在该市空旷地区的破旧房屋问题。共有超过2500人申请成为该计划的一部分,现已有100个家庭分配了房产,并且还有更多家庭正在进一步安排新家。
但想要拥有该计划房产并不容易,申请人需要经过层层筛选才有资格购买。新居民必须在利物浦工作或者生活,未来必须在购置的房产中居住至少5年,并且承诺在购买的一年内按照现代标准对房屋进行翻修,还必须证明有足够的资金装修成可居住状态,投入至少4万英镑。
英国特伦特河畔斯托克曾在2013年首次推出了33户房屋,每户买家可获得3万英镑的贷款以帮助房屋翻新,希望再次重建其房地产市场。2017年第二次推出类似计划,以1英镑的价格出售废弃的25栋房屋。
该市议会成员兰迪·孔特表示,该项目不仅能让工薪阶层买到他们原本负担不起的房屋,同时这有助于重建破旧的城市,帮助解决社会问题。
【日本】
房产近乎“白送”只为吸引外来人口
与大多数欧美国家一样,日本因少子老龄化问题,许多城市、乡村逐渐丧失活力,闲置的土地和房屋也越来越多。未来,日本人口仍将持续下降,购买房产是否还存在资产价值,对于现在的日本人而言,也是需要深思熟虑后再行动的。为了进一步刺激消费,日本国内一些地方政府、自治团体推出了部分“白送”价格的房产。
日本总务省发布的最新人口动态调查报告显示,日本国内总人口连续多年减少。日本国内人口向东京都市圈集中的“单极化”趋势日趋严峻。
日本偏僻地区缺劳动力人口,地方政府提出种种实惠条件吸引外来人口。日本广岛县神石高原町近日宣布,将以每坪(合3.3057
平方米)8日元(约合人民币0.48元)的价格向年轻家庭出售住宅用地,位置在距离町政府东北方向约10km的丰松地区。随着人口密度降低,这里仅存的丰松小学内就读的儿童目前仅剩18人。当地政府希望能够增加儿童人数,维持该地区的发展。当地政府同时制定了诸多移入条件,如现居町外,拥有小学生以下孩子的家庭,购地后三年内完成房屋建设等。但由于偏僻地区,存在就业机会、医疗卫生环境以及地方习俗等问题,政府的优惠政策并不足以吸引外来人口。
【意大利】
“1欧元买房”背后的“抢人”计划
1欧元1套房!意大利西西里岛小镇桑布卡宣布,花上1欧元即可在镇上拥有一套房子。听起来着实让人心动,等同于白送一套房给你住。
越来越多小乡镇的年轻人为追求更好教育和就业机会涌向大城市,加上原本就萎靡不振的出生率,小乡镇迅速走向老龄化和空心化。人口锐减下,商店、公司在以惊人的速度关闭,房子渐被废弃,不少房子一空数十年,有的慢慢变成荒凉的瓦砾。社区和街道逐渐死亡,迫使更多居民弃家而逃,形成恶性循环。据报道,意大利近四分之一小村镇因人口负增长,在过去30年里成为“鬼城”。
吸引外地人口前来居住,带动经济发展,振兴乡镇。“1欧元1套房”背后是当地政府真正的“小算盘”。
每一个购房者在低价购入房屋后,首先都要严格按照当地的规定和条款,将房屋全面翻修,使其能达到居住或出租标准,而这笔修缮费动辄就几万欧元,曾有买家抱怨“买得起房,付不起修缮费”。不仅如此,附加条件往往还要求买家有孩子,或者要携带家眷在小镇住满若干年等等。
“一元购房”等政策吸引了外来人口,也给难以承受城市高房价或是有心归隐田园的家庭带来了重大利好。30多年前,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区的巴多拉托小镇就将废弃房产收下,以低廉价格出售,随着房屋被新买家陆续翻新和打造,如今的巴多拉托通过发展艺术与戏剧成了著名的观光小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公民通过购买和翻新组成了新的社区,“濒亡社区”得以重生。一些愿意“归隐田园”的外国人被吸引而来。小镇吸引常住人口的措施虽然短期内可能奏效,但仍然需要眼光长远才能留住人。
【美国】
免费送地不管用 小镇“抢人”依然难
近年来,美国一些小城镇为吸引人口流入,不时推出一些劲爆举措。例如,位于美国中西部的艾奥瓦州马恩镇人口仅为100人左右,为了吸引人口移入,该镇此前推出了一个优惠项目,为移居者提供免费土地,供其建造房屋。再如,印第安纳州格兰特县提出移居者可以申请5000美元的购房补贴。
近年来,美国劳动力市场整体趋紧,内陆小城镇的人口劣势暴露得更加明显。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2007年至2016年期间,美国大都市中心区的人口增长了9.5%,而农村地区及小城镇同期的人口增长比例只是0.4%。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美国不同规模的城市都迎来了经济重组,机会更多向大型都市圈集中。一批“明星城市”因为拥有更多高工资、高技能岗位,不断吸引人口流入,规模逐渐扩大。
在推出免费送地政策的马恩镇,预想的人口迁入并没有迅速出现。毕竟,在考虑搬家问题时,地价、房价并不是美国人的唯一考虑。是否有高质量就业机会?是否有便捷的公共服务?是否有丰富的文化生活?这些都是现如今美国人选择安家地点时考虑的重点问题。(据人民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