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实习生 田梦圆
本报讯 从昨起,本市部分街镇老年人可在社区租赁康复辅具,试点期间,满75岁本市户籍老人将享每人每年最多3000元租金补贴。
邵老伯是普陀区万里街道居民。昨天在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他首次见到一款“袖珍”吸氧器。邵老伯曾见过亲戚使用装在推车上的传统氧气钢瓶吸氧,十分笨重,而且添加氧气有一定危险,非常不便于有需求的老年人家用。而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邵老伯才知眼前的仪器不仅占地小,而且仅消耗少量的电和水。他告诉记者,第一次萌生了在家给自己和老伴添置一台吸氧器的想法,而且这台机器还能测量心率和血氧含量,非常方便。
当日,“康复辅具社区租赁试点”项目在本市正式启动,全市16个区的70个街镇被列为首期试点单位。市民政局宣布,上海将在2021年底,实现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网络全覆盖,在国内率先建成“供应主体多元、经营服务规范、消费群体满意的城市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体系”。
据悉,试点期间本市户籍60周岁至74周岁低保、低收入老年人,75周岁(含)以上老年人,租赁《上海市2019年社区康复辅具租赁产品目录》中的产品,可以申请租赁服务补贴,补贴金额为辅具租赁服务价格的50%,每人每年补贴上限为3000元。
列入上海首期康复辅具社区租赁试点的产品有45种,包括矫形器、家具及其配件、个人移动辅助器具、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个人医疗辅助器具等。市民政局表示,随着试点的深入,产品目录将会适时调整。
上海首期70个康复辅具社区租赁点多数设在试点街镇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也有一部分在养老机构或服务残障人士的辅具适配中心,老年人、残障人士、伤病人士均可前往现场体验或办理租赁,跨区域租赁亦可。
在万里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召开的“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现场推进会”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向参会老年人宣传科学使用辅具知识:“所谓‘用进废退’,辅具的使用也是渐进式的,各位爷爷奶奶一定要按照专业人士的评估,科学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辅具,不要贪多求全一步到位,功能最多未必就是最好的。”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