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学院

第四届中国教育法治与教育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

未来教育立法应更关注精准化

本文字数:1041

  □法治报记者  徐慧

2019年11月30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发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财经大学联合主办,华东政法大学协办的第四届中国教育法治与教育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本次论坛聚焦“构建更高公平更有质量教育的法治保障机制”“新中国七十年教育法治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总主题,围绕“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育法学理论体系与学科建设”“教师惩戒权与依法治教”等三个专题展开研讨。

加强教育法治建设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轩福贞表示,教育是国家和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上海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必须加强教育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蒋传海表示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展开教育法治相关理论与制度的研讨,为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智力支持。

助力推进教育立法现代化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孙霄兵会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王大泉副司长、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教授、安徽大学副校长程雁雷教授分别以“在法治的旗帜下,沿着依法治教的道路奋勇前进”“加快教育立法,助力教育立法现代化”“新时代留学生招培制度完善”“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领域行政法问题研究之回顾与前瞻”为主题作了主旨演讲。

孙霄兵会长强调,依法治教永远是教育的核心命题,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法治在中国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核心的作用,要继续坚持依法治教,树立法治思维,形成法治作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在依法治教上形成统一战线。

王大泉副司长指出,在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要系统研究、统筹考虑、创新发展立法项目,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工作。要着力于立法理念的转变、教育制度体系的完善、教育治理体系的创新、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教育立法研究范式的更新、教育立法系统性的增强等方面,从而开展教育立法和研究。

郭为禄教授指出在新时代,要加大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改革留学生招生培养制度,就要完善留学生招生培养制度的基本原则,优化国家留学生招生培养制度体系构成,提高留学生招生培养标准,同时要对留学生培养进行分类评估。

程雁雷教授从高等教育事业法治化与高等教育领域行政法发展特点两个维度进行回顾,并指出未来高等教育领域将更多关注精准立法、非典型性教育行政行为、内部治理、新型教育诉讼、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等内容。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7 未来教育立法应更关注精准化 2019-12-04 2 2019年12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