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丁宏奇
本报讯 私家车开错路后在延安东路隧道浦东往浦西进口段倒车,交警研判平台自动报警,附近巡逻交警迅速赶到现场对该起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这是日前发生在浦东小陆家嘴的一幕。发现该起交通违法行为的,是浦东警方智慧交通建设成果项目之一的“五隧一桥”交通状态研判系统。
2018年11月末,“五隧一桥”交通状态研判系统应运而生。运营1年来,该系统由单纯的针对“五隧一桥”出入口和接线路口的管控,逐步升级发展到区域性路网交通预判和管控。
记者下午来到浦东交警支队责任区一大队综合指挥室专题研判平台,系统正显示小陆家嘴和延安东路隧道、人民路隧道、新建路隧道实时分析指标,显示其中延安东路隧道当天上午进入浦东车流量高于历史均值。
车辆在一定区域内寻找车位而反复行驶,产生大量“无效”流量,造成交通拥堵。浦东交警支队通过与小陆家嘴停车诱导系统互联互通,实时掌握公共停车泊位饱和情况。根据饱和度指标,优化管理、引导,减少为寻找泊位反复在该区域内行驶的“无效”流量。
如何提升人工干预效能,浦东交警支队动足了脑筋。通过路口状态管理,压缩拥堵生成空间和时段。系统设置有绿色、浅绿、黄色、红色4种识别标识,分别对应畅通、较畅通、拥挤、堵塞4种交通状况,帮助交警部门提前安排进出隧桥等重要路口交通信号人工干预,缓和拥堵度、缩减拥堵时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