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 “非常阅读”推荐的这本 《不激不随》,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正是这种性情而非才华的产物”。“这种性情,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我获得某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成为一个在专业领域里有着公认建树的优秀学者。但是,我更知道,每一次对外在标准拙劣的模仿,都会让自己面目全非……”
作者对自己的这种认知与觉悟,令我对这本书颇感好奇。尤其这本书的序言《做一只思想的狐狸》一文,开篇即抛出犹太裔哲学家以赛亚·伯林在《俄国思想家》一书中,曾专门通过对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比较,区分了“狐狸型”和“刺猬型”这两种知识分子及其观念差异。在他看来,刺猬之道,一以贯之;狐狸狡诈,却性喜多方。在这一比喻下,作者所有观点,可见一斑。
《民主与法制》周刊总编辑刘桂明这样评价这本书:高明的演讲贵在言之有理,胜在言之有物,美在言之有情,难在言之有趣。在本书中,无论是关于冤案平反的制度反思还是对于程序失灵的理论解读,不管是对律师与被告人相互关系的重新定位还是将恐怖主义与公民权利相互关系的重新划界,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陈少文教授演讲的精彩与绝妙,值得用心感受、快乐分享。笔者相信,这样一部作品,一定不会辜负读者的期待。 王睿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