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水泥堵炉灶”:不能顾环保不顾民生

本文字数:1024

  □何  勇

12月18日,有网友称,山西临汾市洪洞县大槐树镇南营村村民家用炉灶被村干部用水泥填充堵死。此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同日,洪洞县县长杨建军证实,填充行为是与村民商量后进行的,并强调“所有被填充的炉灶都在禁煤区范围内。”(12月19日《澎湃新闻》)

虽然几千年来,我们中国农民一直使用炉灶做饭。但农民烧散煤做饭,确实存在不小的污染,成为雾霾源头之一。为了环保,治理雾霾,改善空气质量,确有必要推进煤改气或推广清洁煤,这是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治理大气污染承担成本和付出代价。从环保角度说,禁止农民使用炉灶烧煤做饭并无不妥,符合利国利民的原则。

但是,地方政府为了禁止和防止农民使用炉灶烧煤烧柴做饭,直接用水泥将农民家中的炉灶填充堵死。不管“水泥堵炉灶”是不是政府与农民商量后采取的行为,都相当不妥。招致骂声,完全在情理之中。因为“水泥堵炉灶”背后的本质是地方政府只顾环保不顾民生。

衣食住行是人民基本的生活需求,炉灶做饭直接关系到农民吃饭问题。但不管是让农民选择煤改气,用天然气做饭,还是使用清洁煤做饭、取暖,其经济成本比使用散煤要高很多,特别是使用天然气的成本相比烧散煤差不多翻一番。这让收入水平不高的农民群众用不起价格相对较贵的天然气和清洁煤,直接影响他们的家庭生计。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洪洞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94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少。

再者,虽然农民使用炉灶烧煤会产生污染,但这究竟是不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农民烧散煤做饭、取暖造成的污染程度是不是已经超过了工业企业污染、汽车尾气污染程度,却没有令人说服的数据支撑。因为按照我们常识理解,农民烧柴做饭几千年,烧煤做饭几十年,而且过去烧柴烧煤的人口数量比现在还要多,当时并没有产生雾霾。从这个角度说,禁止农民使用炉灶烧煤做饭,给人的感觉不是为了环保,而是以环保之名捏软柿子。

顾环保也要顾民生,这是基本常识。要在农村地区顺利推广煤改气、清洁煤,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不能只是一味地靠行政手段强制推行,关键是要让农民用得起天然气和清洁煤,降低农民使用天然气、清洁煤的成本,这需要政府加大农民使用天然气和购买清洁煤的财政补贴力度,减轻农民煤改气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同时,政府要公布空气污染的详细账单和数据,要让人信服农民烧煤确实是重要乃至是最主要的空气污染源,而不是为空气污染背锅。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水泥堵炉灶”:不能顾环保不顾民生 2019-12-24 2 2019年12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