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国都市报》报道,孩子迷路了去哪里找?在学校都和同学聊些啥?家长每时每刻都想知道孩子的动态,有些商家为了迎合家长这样的心理,推出了具有“窃听”功能的电话手表,使得这款家长们眼中的“找娃神器”变成了“窃听神器”。
家长不放心 孩子被“窃听”
王女士的女儿就读于海口市美兰区一所公办小学一年级,前段时间,王女士和其他学生家长聊天时,得知有这类窃听功能的手表,于是她带着孩子去海秀东路一电子卖场花近800元购买一款某品牌的儿童手表。
“给孩子买这款手表的初衷是为了获知孩子离开家长视线时是否安全,因为孩子佩戴带有定位功能的手表,自己可以随时查看孩子所处的位置。”王女士说,在使用过程中,她很快发现这款手表还有个“隐藏”的功能,就是通过手机上下载的APP操作,可以监听到孩子及其身边老师或学生所说的话。所以,在工作之余,她偶尔会偷偷地听一下孩子们在说什么。
记者了解到,带有远程监听功能的儿童手表,目前成为一些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和是否安全的“神器”。
使用监听功能 无提示很“隐秘”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这类儿童手表之所以受家长欢迎,主要是手表在线上线下很容易买到。
那么,这类手表是如何实现远程无声监听的呢?
12月16日中午,记者使用家长李先生购买的一款儿童手表进行了测试,记者通过点击李先生手机上下载的APP软件内的“环境音聆听”按键后,手机界面上会显示一段文字:“启用后,手表会拨打您的手机133076×××××,接听后,您能听到手表周围的声音,但不能进行对话”,同时下方还有开始按钮。
记者点击开始后,手表端说话的声音确实能够听见,此外,记者留意到,处于监听状态下的手表却没有任何提示,很隐秘。
使用“窃听”功能 可能侵犯他人隐私
为孩子佩戴具有监听功能的手表,这种做法妥当吗?
律师刘鑫表示,家长购买这类手表是为了对孩子进行实时有效监控、防范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其初衷是好的,但在使用监听功能时,跟孩子在一起的朋友、同学、老师,他们的私下交流或谈话,也不可避免地进入“监听”范围,所以,家长在使用监听功能时,就可能涉嫌侵犯他人隐私了。
此外,刘鑫还认为,孩子应该有自己生活和学习的自由空间,并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所以,作为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而且家长应通过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这些可能比使用带有监听功能的手表更有效。(王天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