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社会

宜芝多地铁店“一桶贴两标”

上海城管今年首次对地下公共空间开展垃圾分类执法专项行动

本文字数:1240

上海城管今年首次对地下公共空间开展垃圾分类执法专项行动 记者 王湧 摄

  □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明明只是一个容器,却在外表面堂而皇之地贴着“干垃圾”和“可回收物”两个标识,企图应付了事。昨天,杨浦区城管执法局对辖区地铁站点展开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地铁10号线江湾体育场站内的一家宜芝多门店就因为未按规定设置垃圾分类容器被开具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记者获悉,此次专项行动,也是今年上海城管针对城市地下公共空间开展的首次垃圾分类执法行动。

嫌二分类麻烦 索性“合二为一”

上午10点,记者跟随杨浦区城管执法局执法队员来到地铁10号线江湾体育场站,随机对设在该站点内的一家宜芝多门店展开了抽查。

在第一时间,执法队员便发现,宜芝多柜台后方的区域内,门板上虽然贴着“干垃圾”和“可回收物”两张标识,但两者所对应的其实都是一只垃圾桶。

对此,店员一开始解释称,二分类标识是按照相关要求设置的,但实则门店内一般只产生干垃圾,“可回收物我们都会另行打包处理的,所以就做了这样简化。”

但当执法队员将明显混装的垃圾用长钳分拨开,展示在这名店员面前时,该店员便老老实实地承认了,原是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公司对门店统一配置了二分类垃圾桶。但是因为这个二分类垃圾桶容量实在太小,为图方便,门店便擅作主张,企图蒙混过关。

“按规定,这家宜芝多应该设置干垃圾和可回收物两分类垃圾桶,由于没有餐饮,可以不设置湿垃圾桶,这是没有问题的。”杨浦区城管行政执法局机动执法中队队员孔令欢指出,但是,这家宜芝多门店未按规定设置分类容器,这是需要处罚的。据此,执法队员当场对该门店开具了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2天内整改完毕。

此后,城管执法队员又来到附近的一家“全家”门店,通过实地检查,执法队员发现该门店所设置的分类容器及内部垃圾均符合要求。

执法“无盲区”薄弱环节从严执法

据悉,除记者跟随的这一路执法之外,当天上午,杨浦区城管执法局集中力量,还分多路对杨浦区范围内轨道交通8号、10号、12号线全部24座地铁站点内商户等公共区域,开展了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做到垃圾分类执法“无盲区”、“全覆盖”。

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杨浦区城管执法局先后开展了“新时尚”“厉风”等专项执法行动,针对区域内高校、医院开展了全覆盖、地毯式的垃圾分类专项检查,提高了对投放不到位、收运不规范、市民乱扔垃圾、车辆混装混运、遗撒滴漏等问题的执法管控力度。

半年以来,杨浦区共出动执法人员13865人次,开展执法检查5402余次,集中检查各类单位7706家次,教育劝阻1929起,开具责令整改922起,立案查处299起,处罚金额223090元。

今年,上海城管将重点对查处问题发生率较高的行业单位、重要场所等薄弱环节加强整改,同时协同推进餐厨垃圾、装修垃圾、乱扔垃圾等综合治理,对拒不整改的违法当事人,将其信息纳入公共信用平台,实施信用惩戒。对违法情节严重、拒不整改的收运及处置企业,依法吊销生活垃圾经营服务许可证。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6 宜芝多地铁店“一桶贴两标” 2020-01-14 2 2020年01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