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颁布以来,全市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坚持“高水平”推进,社会参与和分类成效整体好于预期。记者近日从市绿化市容据获悉,今年,上海将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实现90%以上街镇垃圾分类实效达标、70%以上街镇垃圾分类实效示范。
据市绿化市容局生活垃圾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本市将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持续开展社区、单位垃圾分类宣传,持续按照居住区“五个有”和单位“三规范、一明显”标准,将垃圾分类纳入基层综合治理,养成社区居民、单位职工垃圾分类好习惯,以更高标准持续巩固90%以上的居住区(村)、单位垃圾分类实效达标。重点将健全市、区、街镇、村居“四级管理”制度,完善居(村)委、业委、业主、物业“四位一体”长效机制,定期对区、街镇垃圾分类推进工作进行考核评分。
根据年度目标,今年上海将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去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已经完成了1.5万个居住区可回收物服务点的建设,今年将着重完成6000个服务点的质量提升。并进一步完善源头分类投放点建设标准,全面实现源头分类投放点建设标准化。以及完善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等分类收运车辆的装载、车况管理,推进各区落实对可回收物体系政策制度落实。”
在数据的量化上,2020年将全面实现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达到6000吨以上,有害垃圾日均分出量达到1吨以上,湿垃圾日均分出量达到9000吨以上,干垃圾日均处置量控制在16800吨以下,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在末端设施建设上,全年计划新增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3450吨/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