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有引人关注的社会事件、法律问题发生,律师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提示、提供服务。我们为读者采集律师对这些身边事的法律解析,让您不用出家门就可享受“律师服务”。
据《扬子晚报》报道,25岁的小伙皋几天前还是西贝莜面村常州龙湖天街店的店长,但2月12日后,他的身份变成了沃尔玛购物广场常州市新北区通江中路店员工。记者调查了解到,自从盒马鲜生率先提出共享员工的概念后,近期在一些城市,沃尔玛、苏宁、京东等一大批商业、物流企业也纷纷主动站出来,表示可以提供临时岗位,与餐饮企业“共享员工”。那么“共享员工”究竟是怎么回事,记者跟随常州首批上岗“共享员工”一探究竟。
实地探访:
网购订单暴增缺人手
2月初,《沃尔玛邀您并肩作战 共克时艰》的电子海报在朋友圈传播开,这是沃尔玛致商业伙伴的一封“战时邀请信”——疫情当前,民生商品急需保障,面对巨大的人员需求压力,沃尔玛推出“共享员工”策略,诚邀暂时歇业的职员去沃尔玛“上班”。
“疫情期间,我们沃尔玛超市门店生意减少了,但网购订单却大幅增长,平均每天有800多单,而以前平均每天只有300单左右,是以前的2.6倍还多,大家都感觉比以前忙多了!”常州沃尔玛店长祁伟告诉记者,眼下一些门店招工不易,沃尔玛开启“共享员工”模式,向餐饮企业“借用”员工,既可以缓解“招工难题”,又可以缓解部分餐饮企业员工就业焦虑,同时,为保障民生供应做出自己的贡献。
共享员工:
通过“共享”接触新行业
2月11日,沃尔玛和西贝沟通共享员工事宜;12日,25岁的皋尚等20人团队通过培训,办理入职,来到了沃尔玛购物广场常州市新北区通江中路店就职,成为常州首批上岗的“共享员工”。分组负责电商、果蔬、楼面等工作,每天工作时长8小时。
“我们20个人都是春节期间留在常州,做好准备过年上班的,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只能歇业待岗!得知沃尔玛有用工需求,公司就征求大家意见,后来我们就来到了沃尔玛!”皋尚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他们在沃尔玛上班,和沃尔玛正式员工一样同工同酬,以时薪制计算,每小时薪酬近18元,每天8小时的工作量,但有上限:劳动法规定每人每月最多不超过176小时。
记者了解到,这20位共享员工除了拿沃尔玛发的工资外,西贝还会给他们发带薪休假的基本保障工资,记者粗略地算了算,大约每月薪资在4000元左右。
“收入还算说得过去吧!”皋尚坦言,但通过“共享”他们等于接触到了新的行业,学习到了新的技能,丰富了自己的履历,“不仅可以提升自己,同时还可以为民生保障出力,我们都觉得来到这里工作挺充实的。”
律师提醒:
存在一定劳动法律风险
受疫情影响,一方面,传统餐饮企业“闲得慌”,另一方面,生鲜电商们却好似天天“双十一”,甚至出现了“用工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盒马首先开启的一场救人亦自救的抗“疫”行动,现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效仿。
共享员工说白了,就是特殊时期企业之间临时借用。有法律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善意地提醒:“共享员工”模式存在一定自身意外风险和劳动法律风险。首先,借调或兼职员工在零售企业工作期间可能会遭受事故伤害,比如上下班途中交通意外、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内遭受伤害。这时用工企业就需要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预防可能产生的伤害风险。其次,在劳动法律方面,零售企业是以兼职或借调的行为来完成合作,有必要签订兼职劳务协议或借调协议。并且,签订的协议中要对工作职责、工作期限、计薪方式等内容进行明确。一旦产生劳动争议也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的方式进行解决。
对于歇业企业,除非员工在办理了离职手续后与零售企业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否则其固定的员工社会保险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还应依法缴纳,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针对性的社保延迟缴纳的政策,以帮他们渡过这次难关。“借用员工,可能会导致歇业企业流失一些员工,但这样有责任有担当能积极为员工考虑的企业,相信在未来雇主品牌方面,更能获得求职者的青睐。”一位资深人力资源经理如是说。(张斌)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