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2月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已侦破的制售假劣口罩等防护物资案件达68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60余名,查扣的伪劣口罩3100余万只。
此前,公安部食药侦局紧急提醒:药店、京东、淘宝等基本都无货,但朋友圈里“货”却越来越多了,微信货源的“问题口罩”值得警惕
假口罩流向市场被查
记者注意到,3100余万只假口罩被查扣的背后,是全国各地警方的积极行动。如2月4日,长沙警方查办了197万只假飘安牌口罩流入湖南市场案。
而在飘安牌口罩公司总部所在地河南长垣,当地警方继2月4日逮捕7名制售假冒伪劣医用口罩的人员后,2月27日再次宣布对另7名制售假冒伪劣医用口罩人员依法逮捕。
疫情期间,各地也加强了对造假行为的打击。据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的消息,截至2月20日,河南省共查获假冒口罩222.44万只,罚没441.5万元,移送公安机关66起案件。
2月11日,平顶山市场监管局发布的一则案例显示,有人在没有任何证照情况下,通过朋友圈宣传,涨价300%销售多种无合法来源凭证的口罩。
记者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1月25日至2月26日的一个月里,河南多地公安、市监部门及消协等通过微信公号通报相关案件、发布消费提醒,其中提及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微商售卖假口罩的案件有十多起,还有一起案件中,有人在电商网上售卖推广假口罩。
1月31日,公安部食药侦局通过微信公号发文“紧急提醒”:警方抓了一批“朋友圈”卖假劣口罩的不法分子。这些案件还呈现一个“怪现象”:药店、京东、淘宝等基本无货,朋友圈里“货”却越来越多了。
除了假货还有诈骗
2月12日,湖南省公安厅通报,截至2月18日,湖南全省公安机关查缴伪劣口罩达700余万只。在其同时发布的四个典型案例中,两个是犯罪嫌疑人在微信朋友圈诈称有口罩卖,从而轻易骗得资金百余万元。
如,在长沙宁乡警方侦破的涉疫电信诈骗案中,被害人喻某2月8日通过微信朋友圈得知有人可以出售大量医用口罩和电子测温计,于2月11日、12日分两次支付对方102万元。犯罪嫌疑人于2月16日归案,并交代其一共骗取了12名受害人。
2月27日,澎湃新闻报道,深圳警方破获的一起单值达到200余万元的口罩诈骗案中,受害人吴女士通过微信群,看到犯罪嫌疑人黄某称有渠道购买口罩,遂向黄某转账310万元,在发不出货后,黄某退还108万元,余下200余万被黄某网络赌博输掉。目前,全国各地司法机关正严厉从快从重打击各种口罩诈骗案。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月7日,经过45分钟的远程视频庭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首例防疫物资诈骗案在江苏南通市港闸区法院宣判。利用微信、QQ等发布销售口罩虛假信息诈骗的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2月27日,全国各地法院已经审结的至少59起涉疫情案件中,22起为涉口罩诈骗案。这些防疫物资均为“口罩”。这22起案件中,21起中提到其诈骗的方式为通过添加微信好友、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方式进行。(来源:澎湃新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