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梦丽
小学的时候,奶奶因为我走路总是蹦蹦跳跳而训斥我,她认为女孩子就该文静点,太活泼的女孩会被认为是狐狸精;
初中的时候,即便女生成绩比男生更优异,老师也总会推论“到了高中她们就不行了,女孩子只是收心得早,一旦男生意识到要好好读书就会立刻超过她们”;
高中的时候,选择文科的女生多,然而总有人说文科不过背背书罢了,就适合女生,她们会死读书,男生更有创造力;
工作以后,阿姨伯母总在耳旁念叨:“现在最重要的是找个好老公,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这些只是不被肯定,总被限制的前半生。
在当下的语境下,说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是极其有风险的事,当你陈述上述偏见与压迫时,分分钟面临“女拳警告”。他们对所有不公视而不见,反倒认为女性要的太多了。
站在传播学的角度上,我曾经认为,为了能让更多人接受认同女权,采用平权这一词语可以消解部分抵抗,团结更多的人为此而努力。然而,这就是个分蛋糕的斗争。在现有的分配体系下,权利与资源都倾斜于男性,要求平权就是从男性的口袋中争取权利。但没有人愿意将自己所拥有的拱手相让。因此,女性需要平等的权利,就是要大方讲出来。
耐克去年的妇女节广告,请了几位国内知名的女运动员,有李娜、蔡宗菊等等,广告词这样说:“听话,温柔点,太傲了,强势过头了,做女人多简单,总有人教你怎么做。又是MVP,又是女博士,早点嫁人吧。谁敢娶拳王,疯了吧,这是男人的事……越是被说过了,太过了,我们越是要继续。”纵然在自己的职业中获得巨大成就的她们,也难以逃脱必须成为“贤妻良母”的要求。
人一生都在被他人定义,女人尤甚。从谁家的女儿,到谁的妻子,再到谁的妈妈,真正能做自己的时间屈指可数。真诚祝愿各位女性同胞们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除了女儿这一角色外,自由地进出婚姻,不被禁锢在家庭战场,自由自在地在社会这个更广阔的天地里遨游。
不要由他们告诉你做个怎样的女性,而是由你来告诉他们。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