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岩
我最佩服张文宏医生的,是他精深的专业造诣。
且不说网红、硬核、幽默,学霸史、甚至还有怼……单看这份紧张的“排片表”,我就不得不佩服:
2月25日,张文宏新冠肺炎复盘(1):我们从至暗时刻中走来;
2月26日,张文宏新冠肺炎复盘(2):以为是黑天鹅,其实是灰犀牛;
2月28日,张文宏新冠肺炎复盘(3):全球流行背景下的国际间新冠防控策略比较及后续应对措施思考;
3月4日,张文宏新冠肺炎复盘(4):穿越寒冬,向光明而生的中国传染病防控体系……
这就是张文宏医生,把自己的专业,转换成深入浅出的语言,给我们科普。
3月7日,张文宏教授主编的《2019新冠病毒病——从基础到临床》问世。病原学、病毒分子生物学、抗病毒药物研究进展、糖皮质激素应用……这些让我认识却无法理解的词汇,反衬了医学专业领域的博大精深艰涩。
无论是医生还是教授,张文宏把传染病防控的前世今生,讲到极致。
“姑娘,这些你都懂吗?”“我的意思是你就不要围绕这些问题,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相信这些医生的专业……”
这是张文宏医生对一名记者的谆谆劝告,因为“不懂”,张医生深感无力,“我们很难讨论”;因为“专业”,张医生底气满满,唯一要做的就是“相信”。
是的,我们是外行,面对浩瀚的医学海洋,我们连带着救生圈游泳都不敢。但是至少,我们可以事先把功课做得足一点,把采访提纲备得细一点。面对张文宏,只懂A、B、C的皮毛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懂得a、b、c,要搭建可以和他对话的平台。所谓记者虽然不是专家但要成为杂家,就是这个意思吧。可惜,这个记者不够专业。
“你们媒体不要老是把一些不靠谱的治疗方案片面的传播,哪怕一些靠谱的治疗方案,因为你们的传播而变得是错误的都有可能”——
难怪有人说,张文宏医生做着真正的媒体工作。
记得某个口服液,据说可以抵御新冠肺炎病毒。于是乎,各种媒体、各类记者,闻风而动,发稿无数;然后,公众连夜排队抢购,线上线下,瞬间全部“缺货”。到头来,却发现是一场闹剧,口服液的背后,是各种利益在博弈。
新闻思维、新闻价值判断、新闻敏感,职业素养,彼时彼刻,再次遗失。
至暗时刻,唯有专业之光,能刺破暗黑,给希望以徽芒。
张文宏已经如此,记者媒体更应如此。
走出至暗,专业者,请做好专业事。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