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随笔

远离野味 不止是告别传统陋习

本文字数:722

  □沈栖

鉴于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肆虐,今年联合国第七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备受世人关注,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对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呼声空前高涨。

有科学家研究揭示:与2003年的非典相仿,此次病毒的入侵,仍有可能是不恰当捕食野生动物引发的祸端。人类经过数百万年进化发展,对于食用肉类反复筛选、反复淘汰,才给咱们留下了鸡鸭鹅猪牛羊鱼等宝贵食谱。这是一次次经验教训总结出来最适合人类食用的肉类。但那些饕餮之徒染指野生动物,以塞觊觎之端,野味盛行,成为了一种时尚。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如今物种灭绝的速率已是物种正常背景下的1000倍,其中野生动物屡屡濒危。而这些野味,其实是相当多病毒的中间宿主和传播源。

我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对长期捕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划上了休止符,这是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的必由之策。其实,它不止是告别传统陋习的权宜之计,还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的长期行动。因为只有万类霜天竞自由,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才能使地球家园无限美好。正因为如此,今年“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主题是“维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我国的主题是“维护全球生命共同体”。

人类敬畏野生动物,与之保持最远的距离,有人却青睐野味。不妨扪心自问:倘若吃野味可以不致染病,人就可以吃尽天下的野生动物?不滥食动物的意义仅仅是在可能得病与放弃美食之间两害取其轻么?以价值判断论之,放纵还是克制这一欲望,难道没有道德伦理的区别么?

地球本来就不是人类可以独占的,野生动物也在大自然中寻找繁衍的地盘。如果人类不懂得尊重,挤压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突破都市与荒野的界限,惨遭报复是迟早的事。因此,远离野味是人类的理性选择。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6 远离野味 不止是告别传统陋习 2020-03-23 2 2020年03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