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新冠疫情对国内金融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衍生出一系列法律问题。新冠疫情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环境究竟带来何种影响?对金融审判又带来何种挑战?该如何应对?3月2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和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召开的“新冠疫情对金融环境的冲击与应对”在线论坛上,与会专家就此展开交流探讨。
上海金融法院综合审判一庭庭长单素华在主旨演讲中,围绕“新冠疫情对金融审判的挑战和探讨”主题,就新冠疫情可能引发的主要金融民商事纠纷类型,从国内和涉外两个维度进行了梳理。单素华以信用证纠纷为例,分享关于因国际贸易引发的信用证交易纠纷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及相关法律适用原则。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情况,阐述疫情背景下可能导致的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纠纷。并以公司债券为例,解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受疫情影响相关金融纠纷案件审理的一些基本原则。
国海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靳毅作主旨演讲时围绕“探讨新冠疫情对金融机构和企业金融环境的影响”主题,对国内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各国政府将会持续推进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内的相关刺激政策。
金杜律师事务所银行与融资部联席管理合伙人周昕首先从金融监管部门关于疫情的监管政策角度,解读相关政策。随后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分析了相关指导意见。从律师角度出发并结合案例,分享了受疫情影响的典型金融合同的履行和抗辩原则。
据悉,此次论坛在多个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共吸引30余万网友在线观看互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