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截至3月31日,上海法院共受理涉疫情民商事案件88件,审结12件,主要涉及房屋租赁、买卖、服务等合同类纠纷。其间,法院积极引导当事人调解协商、互谅互让,努力在平衡各方利益前提下实质性化解纠纷,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案件调撤率达75%。
婚礼因疫情取消10余万元婚宴款能不能退?
4月16日14时许,在南京东路商圈巡回审判(调解)工作站内,黄浦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审判长吴建波正坐在“法庭”中间,一起因疫情引发的婚宴合同纠纷正在开庭审理。
2019年2月,“新郎官”朱先生与某知名婚庆公司签订《婚礼服务协议书》,约定由婚庆公司提供婚宴服务,婚期定在2020年3月29日,合同总价为16.05万元,朱先生付清了全款。
“因为发生疫情,新娘一个重要家属在武汉,婚礼无法照常举行。”原告称,当时其将退款申请书寄给婚庆公司,要求将婚宴款等退还。但婚庆公司提出,朱先生需承担30%的违约金。
双方协商不成,于是诉至法院。朱先生诉请婚庆公司返还扣除已使用的婚纱照拍摄费用后的款项共15万余元。
“虽然婚礼未能如期举行,但为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企业在婚礼准备前,已经付出了相应成本。比如日常维护保养,供应商付款等等。”被告代理人称。
最终在法官悉心调解下,双方各退一步,达成调解协议:于当日正式解约;从承担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角度,企业自愿退还朱先生大部分款项。
涉疫婚庆投诉96件 府院联动“跨前”化解纠纷
据悉,受疫情影响,仅上述上海某知名婚庆公司一家,就有约2000对新人无法举办婚礼,公司每月损失超3000万元。
随着婚礼季临近,涉疫情婚庆投诉纠纷呈上升趋势。以黄浦区为例,截至4月15日,该区市场监管部门共收到涉疫情相关投诉举报共计1084件。其中因疫情引发婚宴合同纠纷投诉96件,涉及金额586.15万余元。
据黄浦区消保委信息,涉疫情消费投诉纠纷中,餐饮、婚庆、酒店退订等占多数。
“大部分涉婚庆纠纷案件在诉前就已经调解。目前真正进入诉讼程序的仅3件,均已调解结案。”黄浦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黄婕介绍。此类纠纷能高效实质性化解,得益于黄浦区府院联动探索建立的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早在2019年11月1日,黄浦法院与该区市场监管局、消保委联合成立了全市首个商圈巡回审判(调解)工作站。疫情发生以来,黄浦法院主动“跨前”一步,充分发挥工作站能动性,线上互动、商讨、答疑,对因疫情产生的各类纠纷进行会商研判,对疑难投诉提前介入。
数据显示,工作站自今年1月正式运作以来,已受理消费纠纷10件,其中以调解方式结案7件。
上海法院将深入研判疫情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妥善处理好消费纠纷。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