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律师服务

律师详解“瑞幸造假事件”的法律后果

本文字数:1386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瑞幸——这家成立不到2年就登陆美股的明星创业公司,一度是国内外资本市场的传奇。2020年4月2日晚,瑞幸咖啡发布公告,承认其在2019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内存在伪造交易行为,涉及销售额达22亿元人民币。记者就此分别采访了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创办人杨兆全、上海严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严义明、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智斌等多名资深律师,都得到了相似的答案:瑞幸在中国运营、开曼注册、美国上市,如今中美两国的证券法均有长臂管辖的法律依据,对相关证券欺诈行为都会深入调查、坚决打击。

巨额索赔知多少

瑞幸咖啡虚增交易额,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老虎证券投研团队认为,瑞幸市值最高时有129亿美元,即便以60%计算股东的平均成本,流通股股东的损失至少也有数亿美元。

毫无疑问,瑞幸咖啡面临着投资者的集体诉讼与巨额索赔。

早在浑水研究发布了一份长达89页的沽空报告,表示瑞幸捏造公司财务和运营数据,并对瑞幸商业模式进行质疑之际,就有多家美国律所发起集体诉讼。在瑞幸自爆财务造假后,国内多名律师也开始接受中国投资者起诉瑞幸咖啡的民事赔偿诉讼案件。

有报道称瑞幸可能面临约112亿美元的索赔金额,王智斌表示:“瑞幸可能面临的索赔金额还很难估计,这与其股价的持续变化情况有关。从股东人数、目前的股价变动情况及美国集体诉讼的以往案例来看,瑞幸面临的可能不只是千万美元级别的索赔规模。”

杨兆全同样认为索赔金额暂时无法准确预计。“因为公司股价跌幅达到80%以上,投资者损失很大,相应索赔金额也会很高。理论上来说,蒸发掉的市值大致就是可以索赔的金额。估计届时的索赔金额会在几十亿美元以上。”

索赔主体是谁

瑞幸咖啡自爆业绩造假,并发布公告称伪造交易的责任者是公司首席运营官刘剑及其部分下属。这是否意味着公司本身或公司其他管理层人员没有责任?

对此,王智斌表示,自曝问题并将问题推给首席运营官个人,可能是公司面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时采取的自保手段。如果案件上升到刑事犯罪的层面,由首席运营官个人总揽责任显然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会如此简单。严义明告诉记者,对于业绩造假行为,如果其他管理层人员没有尽到职责,也要承担责任。同时,严义明表示,对于瑞幸的会计师事务所及个人法律顾问来说,如果造假行为中也存在故意或者过失行为的,他们一旦被诉讼,也要承担行政处罚、遭受民事索赔,甚至会受到刑事指控。

监管会怎样处罚

除了集体诉讼的赔偿,瑞幸还可能将遭到中美两国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

“该案相关责任人都会受到美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部分成员不排除会受到刑事指控。也不能完全排除公司被退市的可能性。”杨兆全表示。

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证券法,也让瑞幸咖啡有可能在境内受到法律追责。杨兆全认为,新证券法第二条的规定,给监管机构执法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但他同时认为,瑞幸咖啡是在美股上市的公司,美国监管机构会扮演行政查处的主角,国内监管机构会担任协助和配合的角色。严义明同样认为,单纯以此前的案例推断,国内相关部门对此事的监管力度及进度尚待观察。

上市公司业绩造假,是证券市场的顽疾。王智斌补充道,A股也有涉嫌欺诈发行的案例,“在全球的证券市场,欺诈发行、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都是各国监管机构严厉打击的违规行为。”(张雪)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服务 B06 律师详解“瑞幸造假事件”的法律后果 2020-04-20 2 2020年04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