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
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不在公共场所赤膊,这些条款正式写入法规。(4月25日《北京青年报》)
百家讲:
虽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每个人穿什么衣服是个人的私事与权利,他人无权干涉。如果这是在家中等私人空间,确实不该过问。但是,如果进入了公共场所则不同,就必须受到约束,每个人的穿衣戴帽都必须文明、大方、得体。因为每个人步入公共场所就成了一个社会公民,就必须担当起公民的社会责任,在公共场所的所作所为都必须讲文明,讲公德,知荣辱,维护公共文明秩序,遵守公序良俗,遵守公共文明守则和道德,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众所周知,城市文明不仅体现在大的硬件方面,还体现在许多细节性的人为软件上,更需要每个人的高素质文明来维护与保障。步入公共场所,每个人都应当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担当起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别干出“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的丑陋之事,让自己和家人丢脸且不说,抹黑了城市的“文明外衣”同样令人担忧。 ——玫昆仑
“痰”:
记者从湖南省益阳市委宣传部获悉,针对媒体关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销毁一批来自湖南益阳的重金属超标大米”的报道,益阳市通过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决定对7家涉事企业予以立案调查。4月21日,昭通镇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销毁了近百吨问题大米。(4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
百家讲:
污染耕地上产出的污染农作物,绝大部分可以畅通无阻地自由上市流通。百姓的健康,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农作物面前,几乎没有任何设防。在没有监管或者缺乏有效监管的现实下,重金属超标的农作物,享受着让人感到恐怖的“自由”。此外,各地对土壤污染信息的习惯性封锁,导致官民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更多的自耕农民和市民,在茫然不知或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食用了重金属超标的农作物。
大米重金属超标,销毁“毒米”更要治理“毒土”。早在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这一计划的发布,可以说是土壤修复事业的里程碑事件。因此,加快落实“土十条”,显得刻不容缓。首先,应尽早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细调查和土壤环境保护工程重点项目,积极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使全国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有色金属冶炼、焦化等行业企业对土地的新污染。特别是,提高“军令状”震慑力和执行力,强化考核和问责,对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不力的地方和责任人实行终身追责。只有终身问责,才能倒逼地方政府对土壤污染治理终身履责。 ——汪昌莲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