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他“钉”在岗位上 守一道关护一城人

——记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京沪检查站站长王伟

本文字数:2002

  □见习记者  张叶荷

连续56天战斗在车流量最高的入沪高速检查站;带领道口民警、辅警、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倾情奋战在一线,共检查车辆95万辆、检查人员体温150万人次……本市启动新冠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机制期间,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京沪检查站站长王伟像钉子一样“钉”在岗位上,作为守城者,他全力以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守一道关、护一城人”的庄严承诺。

14个小时接了

327个电话

“当天我在14个小时内接了327个电话!”1月27日14时,上海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全面升级,全市114个高速公路匝道防疫检测关口,前移至9个省际高速公路公安检查站。而在查控任务启动之初,王伟的电话达到了“峰值”,“电话都被‘打爆’了”。

增援岗位如何安排?自我防护怎样确保?保障物资如何分发?这些电话中,有上级的任务指令、有协同部门的沟通,也有来自一线民警的报告……随着花桥道口查控队伍增至近500人,实施“四班两运转”,每天有240多人共同在道口开展防控,联络、协调等工作让王伟的电话号码成了站里人尽皆知的“热线电话”。大到政策执行、部门联动,小到勤务安排、吃喝拉撒,都需要王伟来牵头协调。

“站长也是‘家长’,要照顾好每一个‘家庭’成员。”每次有新战友加入到道口查控队伍中,王伟都需要将岗位相关工作及防护措施悉数“传授”给新战友们,并在岗位上不断巡视,当发现站位不合理、防护不到位等各种问题时,王伟也会严厉地及时纠正。

“每次在道口看到王站长,心里就感到特别踏实!”90后幼儿园教师王文菁来到道口成为一名志愿者。在岗位上一站6个小时才能轮换的工作节奏,让她起初连呼“吃不消”,差点要打退堂鼓。但看到王伟每天都坚守在道口,始终与大家战斗在一起,王文菁非常感动,咬牙坚持了下来,还曾主动完成连续4个夜班的任务。

“小智慧”搭配“高科技”

车道“动起来”了

随着疫情趋势逐渐向好,摆在王伟面前的又一大关,是企业复工复产大潮的到来。返沪车辆从过年期间的每天1万多辆攀升至4万多辆,如何在确保查控工作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缓解道口拥堵、提升通行效率,是王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请摇下车窗、关闭空调。” 从公安查控点到道口蓄车区末端有1公里的距离,已经记不清走了多少遍的王伟,经常拿着电喇叭在车流间穿行。作为从警23年、坚守高速道口9年的“老法师”,他深知保持道口流动畅通的重要性。一旦遇到车辆出现积压,王伟就驾驶电瓶车赶到这一公里外的“喇叭口”,根据实际情况将应急车道辟为“第九根车道”,并在前端指挥引导排堵。

“规范有序停放很重要,既能提高通行的效率,还能确保检疫人员的安全。”王伟告诉记者,2月中旬,一辆车行至复检区时,因为打偏方向不慎压到了一名女护士的脚。王伟当机立断,调整检疫人员站位布局,还专门漆画了检疫停车位,在增加蓄车近百辆的同时,也避免了工作人员来回奔波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王伟充分发挥一名老交警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源源不断的“小智慧”“小改良”,让车道内的车流尽可能快地“动”起来。“正常车辆打左闪,需要复检的打双跳,需要手填二维码的打右闪”王伟结合花桥道口实际情况,独创出一套“打灯法”。灯光成为了工作衔接的“暗号”,入沪车辆来到花桥检查站后,被统一编排得井井有条。通关效率整整提升了一倍,车道内“拖尾”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常常不回家

却始终都在岗

“我今天回来吃饭。”“好的,慢慢开车,我帮你留好菜。”由于不回家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久而久之,王伟与妻子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默契”:只有能够回家时,才需要打电话提前告知。否则,就意味着又要在单位里过夜。

据了解,疫情防控以来,检查站四班两运转,岗位上的人不断在交换,但王伟却是那个“始终都在”的人。2月25日8点,万安检站站长朱益龙受嘉定分局党委指令,来到花桥收费口替换王伟轮休。令朱益龙没想到的是,直到当天下午2点,王伟才执行了这个回家休息的“任务”。其间,他带着朱益龙在检查站工作区域事无巨细地交接工作,生怕工作上出现疏漏。原本难得的一天休息时间,被王伟又“磨蹭掉”了大半天。第二天早上6点,朱益龙惊讶地发现王伟已经穿戴整齐地出现在岗位上。

“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陪女儿练练书法,为老婆做一顿饭。”每天18个小时工作在岗位上,王伟每天像“陀螺”一样连轴转,对家人他怀着深深的亏欠感。道口防控期间,他为数不多的几次回家都是在午夜时分。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也为了保护家人安全,即使在寒冷的冬夜,他都会在进门前将身上外衣外裤全部脱下放在车里,并经过细致地全身消毒后静悄悄地进家门。然而,几小时后他又会披星戴月地赶回检查站。

如今,道口查控工作已经回归常态。王伟带领着检查站的兄弟姐妹们继续坚守在G2京沪高速市境线,像“滤网”一样筛查着每一个安全隐患,守护着他们深爱的土地和身后的一城百姓,为打造“最有序、最安全、最干净”的城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 他“钉”在岗位上 守一道关护一城人 2020-05-11 2 2020年05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