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会员免广告”不能出尔反尔

本文字数:1133

  □吴学安

日前,爱奇艺、腾讯视频等11家视频、音频网站先后向浙江省消保委发来整改回复函,就4月8日省消保委约谈中提到的相关问题作出整改。针对广告特权描述不清问题,11家视音频网站均表示,已全面修改宣传页面,不再使用“免广告”“跳广告”“去广告”等绝对性描述宣传用语;类似开屏广告等窗口,会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可手动跳过;进一步界定会员广告权益,明确告知消费者其所享有的广告特权范围。(5月9日《经济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宅家看剧的需求使得视频平台付费市场火爆,然而不少用户吐槽会员服务“好多坑”。近期,“9家视频平台和2家音频平台被约谈”的话题备受关注。

“免广告”名不副实,“自动续费”陷阱重重,会员观影遇“二次付费”,作出承诺却出尔反尔……视频网站套路如此之深,让人诟病。数据显示,多达76.15%的用户遇到过“会员还需付费购买”的问题。买了会员,不仅广告免不了,而且也不能“大片随意看”,好片子还得另付钱。

虽然视频网站大都打着“免广告”“会员跳广告”“VIP可关闭广告”的噱头,但仅仅能免去或跳过正片播放前的广告,并不能真正将广告“拒之屏外”。层出不穷的“变种”广告,更让人防不胜防。如一些热播剧在播放途中会突然演起“小剧场”。这种被业内称为“创意中插”的广告,由剧中原班人马出演。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了“进度条”“压屏条”等多种广告形式。

广告和会员,是视频网站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这两者某种意义上又有着此消彼长的矛盾关系;甚至从商业价值看,付费会员对广告主的吸引力更强。广告和付费会员之间的博弈本质上还是优质内容的稀缺,导致视频网站过分倚重广告。因此,想方设法地给会员“塞广告”就成了网站一种两头获利的手段。而视频网站在其会员服务协议中“留后手”似乎成为其屡试不爽的“暗器”。

然而,尽管视频网站在会员服务协议中对“广告特权”有详细规定,但“会员免广告”等宣传语依然可视为向消费者作出的服务承诺。一方面,如果不能履行这些承诺,视频网站就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可获得相应的赔偿;另一方面,视频会员服务协议多属于格式合同。根据《合同法》规定,如果在格式合同中存在明显加重对方责任、减轻和免除自己责任的条款,那么该条款应视为无效,不具有法律效力。

着眼未来,相关部门应强化对于视频网站的监管,尤其在会员协议合规性、服务内容是否全面真实、宣传词句是否容易被误解等方面加强审查。同时,针对会员权益遭受的损失,维权成本高昂的现实,国家应大力推行集体诉讼制度,消费者协会也应积极推进这方面的工作。通过集体诉讼的方式,让个体维权成本得以降低,视频网站会员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进一步保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会员免广告”不能出尔反尔 2020-05-12 2 2020年05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