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 赵 虎
近年来,因手机游戏引发的消费投诉和纠纷呈上升趋势。
说起消费者权益保护,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购买实体产品。
其实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早已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而玩手机游戏,就是一种购买服务的行为。
在有关手机游戏的投诉中,虚假宣传常常是焦点之一。
比如:游戏公司宣传某个武器很厉害,游戏玩家购买了这个武器之后,发现不像宣传的那样,只是一件平常的武器。这时玩家可能会觉得花了冤枉钱,想退货,但游戏公司一般不会同意退货,这就产生了纠纷。
既然电子游戏中也应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那我们就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虚假宣传的规定。
首先是消费者的知情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知情权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如果不告知消费者真实的情况,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其次是虚假宣传的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规定了虚假宣传的行政责任:
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游戏玩家的权益也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当游戏玩家遇到虚假宣传的时候,可以依法要求追究游戏公司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工商机关投诉。
当然,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如果游戏玩家起诉或者投诉游戏公司,应该提供足够的证据,这些证据包括:
游戏公司宣传的证据、为何虚假的证据、真实情况的证据、损失的证据等等。在实践中,游戏玩家不能保护自己权益的原因经常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
虚假宣传只不过是游戏中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个方面,实际上,企业经营游戏时还可能涉及霸王条款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
作为游戏玩家,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权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并且应有一定的证据意识。
而游戏公司在设计规则、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防止违反相关的规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作为游戏玩家,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权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并且应有证据意识。
而游戏公司在设计规则、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防止违反相关的规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