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随笔

两会话题

从奚美娟委员的思考说起

本文字数:1167

  王洪

“在社会发生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后,艺术家、文艺工作者能做什么?”奚美娟说,“当疫情客观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艺术家、文艺工作者有必要用专业所长,参与全社会的精神重建与行业的重生。”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文联主席,奚美娟在今年赴全国两会途中的这种思考,道出上海艺术家的心声。诚如她回忆的,突如其来的疫情的确打懵了不少人,但很快调整过来后,艺术家们通过不同方式,投身这场全民战“疫”。元宵节上海与湖北文联“云端”联手,倾情演绎诗朗诵等节目,特殊的形式延续了往年传统,更是致敬医护人员、每一位平凡英雄。这次线上合作,上海不仅传递了和湖北一江连心的情感,也让我们更加确信,文艺有着塑造精神、培根铸魂的力量。

今年这个特殊的时期,春节后上海各文艺院团陆续复工,“停工不停功”,不仅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文艺工作者所需,也是放之各行业皆准的。通过云直播、抖音快手的传播,加上互联网平台的助力,上海的文艺工作者在这场特殊的战争中,没有缺位,而是以不同方式,创新抗疫剧目,复排戏曲经典,用云演出鼓舞市民,筑起强大的抗疫精神慰藉力量,用文艺界人士内心和精神上的正能量来鼓舞彼此,传递积极的状态和信号。

上个月市文联主办的  《召唤——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吸引了4.7万人次前来参观;五月份尚长荣、蔡正仁、陈少云、谷好好、茅善玉、史依弘、方亚芬等上海戏曲名家,携手全国戏剧大家共同参演《致敬英雄“艺”起前行》星期戏曲广播会12小时全媒体特别直播,以说、游、演、互动多种形式集中展艺,用各自行当中的好戏绝活,传播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之美好,礼赞抗疫英雄,凝聚温暖人心,观赏者超过300万人次;还有沪上各文艺院团组织的云传播抗疫演出活动,更是吸引无数人的观看。凡此种种,文化艺术界的抗疫活动,让宅在家里的市民倍受鼓舞,通过艺术家的创作表演和艺术诠释,使人民感受前所未有的抗疫艺术感染力量。

如果说全民战“疫”中,艺术家、文艺工作者没有旁观,那么战“疫”中的感人事,在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之时,倒逼着行业进行思考,因为剧场艺术是发生在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综合性艺术,需要感应在场观众的呼吸、气场的互动。

疫情改变了剧场艺术的表现方式,演员暂时无法面对观众,在这种考验面前,所有人都渴望正常的生活秩序。如何让线上线下形成良性互补,让按下暂停键的文艺演出重新启动,让积蓄已久的艺术家,焕发全新的表现力,激励全行业精神重振和行业重生,成为值得被严肃对待的一道行业全新课题。可以说奚美娟道出的这个思考,凝聚广大文化艺术界人士的共识。

期盼通过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交流互动,在互相启迪和推动促进中,形成高远和指导性的意见,在帮助行业迎来重生的同时,重振文化艺术推动抗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核力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B07 从奚美娟委员的思考说起 2020-05-26 2 2020年05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