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随笔

■法官手记

法徽

本文字数:922

  □刘天翔

凝望着这枚正义的法徽,我也曾思忖良久,华表与天平上镌刻着公平与正义,麦穗与齿轮间渗透着智慧与情理。这枚法徽是法律职业的标志,也是法院发展的见证。廿五年栉风沐雨,廿五年春华秋实。一中院在改革中求索,在发展中耕耘,在稳定中奋进。何其庆幸成为其中一员,在论证与辩驳间洞察析理,在法理与情理间匡扶正义。走进一中院,走进定分止争的殿堂,走进司法为民的舞台,走进公正司法的阵地。当接触到一摞摞堆积如山的卷宗,当阅读到一份份铿锵有力的判决,当撰写出一篇篇明法析理的案例,我深感司法工作的崇高和庄重。

佩戴着这枚威严的法徽,我曾作为法院文化讲解志愿者,向各方来宾讲述一中院的文化建设成果。我不止一次地震撼于法制长廊的庄重,东西方法制发展的两条主线展示了人类历史文明演进的波澜画卷;我也敬畏于廉政幕墙的威严,不同形态和尺寸的“廉”字赫然描绘出法律人心中廉洁奉公的行为底线。在诉讼服务中心,信访群众眉宇间彰显着期待和焦灼,接待法官言语中透露着耐心和谦和;在执行事务中心,纷繁复杂的法律关系得以厘清,旷日持久的利益纠葛得以平定。

心系着这枚厚重的法徽,我访谈过一位默默耕耘三十年的资深法官,这份职业带给她无上的正义感、尊荣感和使命感。数年光景已从指尖悄然滑过,可她对职业情怀的坚守依然强烈如初,不变如昨。如今那位法官已荣休在家,最高法院颁发的荣誉天平奖章还在无声地诉说她的职业故事。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使她体悟颇深,沉甸甸的法徽也见证着她的求索精神和工匠情怀。专注细节,精雕细琢,明德至善,精益求精。

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在一中院的司法前沿,可以洞察社会百态、感知人间冷暖;在一中院的审判阵地,亦能均衡公私权益、化解官民纠纷。这里传递着法治正能量和司法最强音,重大课题的结项、公报案例的登载、司法建议的制发、法治新闻的报道,每一次司法成果的展示都使我油然而生对一中院深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我所经历的人和事有些可能很快就会忘记,可还有一些事虽称不上刻骨铭心,但也有穿越几十年的重量。就如同四年前的自己第一次佩戴上了法院的徽章,那份油然而生的职业尊荣感值得用一生珍藏和守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7 法徽 2020-06-01 2 2020年06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