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基层调解

空关房突亮灯火 姐弟三人争遗产

奉贤区桂英人民调解工作室早发现早调处化解遗产纠纷

本文字数:1578

资料图片

  □法治报记者  夏天

疫情期间,奉贤区海湾镇一位过世老人空关半年的房屋,为何突然亮起了灯火?这一可疑情况,引起了从楼长到居委干部的注意。在兼任居委副书记的社区民警马警官介入下,一桩姐弟3人围绕先父遗产的家庭纠纷浮出水面。而通过海湾镇“人、房、事”防控网的及时发现、处置,这起矛盾也顺利在奉贤区桂英人民调解工作室的调处下,被成功化解。

【事件起因】

疫情初期,海湾镇星火二居委海滨一村楼长许杨宏在对所管辖楼组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一家户主过世后已空关半年的房屋,突然有人入住。老许觉得十分可疑,随即将这一情况逐级上报。居委干部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派人口协管员上门进行核对。门一敲开,人口协管员发现果然有人入住,随即按照人口管理登记流程,对入住人的人口信息进行了询问、查验和登记。

经查验,原来入住人是过世户主的儿子邱某。此时的邱某对人口协管员的突然到来,显得一脸惊诧。他告诉人口协管员,他刚刚住进来,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人上门来登记相关信息。人口协管员特意告知邱某,当前疫情有蔓延趋势,要加强在疫情期间的自我防护,如果需要出门请务必戴好口罩。

但是,为何房子空置了半年都没有人入住,在疫情发生后,邱某却冒着很大的健康风险前来入住呢?这一不同常人的举动,让居委干部觉得事有蹊跷。果不其然,两天后,兼任居委副书记的社区民警马警官就接到了邱某的报警电话。邱某声称,他的两个姐姐正在他现在的住处,三人的矛盾发生激化,争吵不休,请求社区民警帮助调解矛盾纠纷。

【调解经过】

马警官随即上门了解情况,劝解双方平息事态。听他们姐弟三人诉说后,才弄清矛盾激化的起因是这样的:邱某的父亲过世后,留下一套房产。邱某在忙完手头紧要事后,特意从外区赶来,与居住在附近的两个姐姐商讨房产变卖前房款分配的比例问题。邱某自认为,他作为户主唯一的儿子,在分配房款时,理应比两个姐姐要多分一部分。他的两个姐姐却不那么认为,他的两个姐姐说,弟弟对父亲的赡养和生病期间的护理上,做的根本没姐妹两人多,所以坚持房款应该平均分配。

他们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不仅商讨未果,而且姐弟间还有越吵越凶的态势。马警官当即进行劝解,并承诺为他们马上联系专业调解人员对他们的矛盾分歧进行调解,暂时把邱某的两个姐姐劝回了家。

随后,马警官也把出警情况与居委进行了信息互通,并很快与桂英调解工作室取得联系,做好调解工作的移交对接。桂英工作室闻讯即动,与邱某姐弟约定了调解时间。次日,他们姐弟三人来到调解工作室正式接受调解员的专业调解。

在做好自我安全防护的前提下,桂英工作室调解员从法律法规以及家庭亲情的角度,提出了调解解决方案。姐弟三人对解决方案非常认可,纷纷表示同意,最终三人均在协议书上签了字。至此,一宗因房款分配问题而引发的矛盾纠纷得到迅速妥善化解。

【调解心得】

在基层,一旦老百姓发生矛盾纠纷时,容易产生“蝴蝶效应”,引发事态蔓延。对此,奉贤区海湾镇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中,着力在“人、房、事”上下功夫,建立了“人口管理、房屋管理、事务管理”三大中心,形成了一张防控网。这张网的建立有效提高了政府对社情民意的感知度、灵敏度,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助力海湾镇实现了无“疫”情目标。让居住在这里的群众深感安宁、祥和、幸福。老百姓称这张防控网是守护海湾镇的“平安网”。

如案例中体现的,海湾镇通过建立  “一警二员三片长”服务机制,让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居委副书记或主任助理,社区民警下沉居委从以往  “约定式”变为  “蹲点式”办公,与居民  “零距离”接触,为居民解决事务  “跨前一公里”,这一做法深受居民们称赞。

经统计,通过  “人、房、事”防控网,海湾镇的人口信息登记准确率明显提高,与去年同期相比,110报警案件下降29%、交通安全案件下降26%,治安盗窃发案率下降6%。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基层调解 B02 空关房突亮灯火 姐弟三人争遗产 2020-06-09 2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